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子多年扶贫助残不辍 累计捐赠财物数十万(图)

2011年11月21日 17:57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爱心传递支援者在受助对象家合影。  照片由协会提供
爱心传递支援者在受助对象家合影。  照片由协会提供

  在大庆油田,有一个由石油工人为核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4年来,累计开展各种爱心及公益活动300多次,募集各类善款100多万元。11月19日,该协会松原分会正式成立,会长就是被人亲切称为“小马哥”的大庆钻探测井二公司职工马立彬。

  正在策划为5所小学建图书馆

  在此之前,马立彬的名字就已经随着他的事迹声名远播。正式接任会长这个头衔,他说:“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马立彬43岁,为人低调,话语不多,属于典型的“多做事、少说话”的人。他的工作就是修理测井仪,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靠这些工资,马立彬坚持18年扶贫助残,累计帮扶上千人。

  自今年8月份组建以来,松原协会已经发展成员110余人,有石油工人、公务员、企业家、个体老板、媒体从业人员……接下来,志愿者们策划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宁夏同心县5所小学援建图书馆,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倡议。说到以后的发展目标,马立彬介绍,未来松原分会将在大庆协会的组织下,联合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几大油田,采取东西对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益性慈善活动。

  给困难家庭盖新房送物资

  报纸和电视,是马立彬结识特困家庭的重要渠道,他有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这些信息。2003年,他在媒体上得知,前郭县吉拉吐乡小地窝棚屯曲胜江家生活困难,妻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患有先天性软骨症,无法站立行走。马立彬来到曲家,实地了解后,决定对这家人长期帮扶。送米、送面、送油、送肉,偶尔送些现金,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曲胜江家住着低矮平房,夏天漏雨,冬天钻风,住着很遭罪。2009年国庆长假期间,马立彬运来水泥、红砖等建材,雇了四个瓦匠,又找来几个亲戚,用了8天时间,盖了两间彩钢瓦房。村里人都说,老曲家真是遇到贵人了。

  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26岁女子杨晓微照顾着高位截瘫的公爹和丈夫,被媒体报道后,一度被称为“最美媳妇”,感动了整座城市。而早在这之前,马立彬就已经关注了这个不幸家庭,第一次去捐助了500元,此后又不间断地捐款赠物,直到现在。

  “小马哥”带病艰苦助人

  在小地窝棚屯,村民们都羡慕曲胜江,说他交了个“大老板”、“有钱人”。“乡亲们哪里知道,我比他们也好不到哪去。”马立彬告诉记者,这些年扶贫助残,他已经入不敷出,还为此变卖了楼房,靠租房住。

  生活上,马立彬也是简单至极。一张床、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和一台老式电脑是他全部的家当。一件衣服洗洗涮涮,一穿就是三四年。可在扶贫济困上,慷慨大方,毫不吝啬。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无私助人、受人爱戴的“小马哥”是个身患重病的人。医生一再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累着。可他却说:“只要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到底……”

  18年扶贫助人受父亲影响

  马立彬的所作所为一直都瞒着家人,直到2008年和姐姐在商场的一次偶遇。“说起来,还挺好笑的。”那天,他在商场给曲胜江的双胞胎女儿买衣服,正巧碰上了姐姐。看着他手里拿着小孩儿的衣服,姐姐满脸惊愕,抓起衣服问他:“你是不是在外边有人了?这衣服是给谁买的?”在姐姐的步步紧逼下,马立彬只好和盘托出。

  到今年,马立彬扶贫助残已经18个年头,累计捐赠财物数十万元,他的善行义举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父亲在世时是当地有名的好人。上个世纪70年代,他30多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五口。一次,父亲去粮店买小米,家人眼巴巴地等米下锅,他却将10公斤小米半路送人了,他说那家人比我们还困难,好几天揭不开锅了。”

  还有个邻居,男人在狱中服刑,女人领着孩子艰难度日。每个月,父亲都要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点接济这家人,直到几个孩子陆续长大成人。

  2009年9月,马立彬被评为“吉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记者 刘云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