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逾九成人称青年热衷当领导 厌倦技术因尊严难彰显

2011年12月02日 15:11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智联招聘最新报告显示,92%的员工希望晋升至高管职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91.8%的受访者感觉年轻人普遍热衷当领导,80.2%的人觉得这是因为当领导会有更大权力和利益,39.5%的人认为专业强的人没有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38.1%的人表示目前专业强的人未受到足够尊重。古人不是有云吗?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啊!可是现在,都去当领导了,活儿谁来干啊?

  技术狂人乔布斯的工作中也不乏抱怨,比如曾经苛刻于一个图标的颜色,但他将这样的“不满”,毫无保留地倾泄到创新之中,而不是与各级“领导”关系的处理,终得以成就苹果公司的辉煌。而国内年轻人对技术的厌倦,不排除有社会性浮躁的大气候,更深层次则在于,职场尊严难以得到有效彰显,尤其在领导威权面前,技术总是不自觉地屈居“老二”的尴尬地位。即便是再专业的问题,专家学者往往难以作主,而再外行的领导只要一拍板,专家学者就不得不提着领导定调的“鞋”,想方设法地寻找依据的“脚”,想不蹩脚都难。

  实际上,在一些跨国公司的职场,事关竞争核心的技术岗位,往往更易得到尊重。有位“海龟”在回忆跨国公司任职经历时就曾提到,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是跨国企业的共同文化。世界上之所以会有苹果、谷歌这样的创新传奇,是因为在这些企业里,技术狂人可以按照专业知识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而又快乐地发挥,根本不必去揣摩领导的心思。另一方面,技术岗位极具激励效应的成长机制,使得技术岗位者的薪资收入甚至比领导还高,自然不必仰领导鼻息。

  相比之下,国内职场中的技术人才常常感到一种无奈的憋闷,既因领导的权力太大,更因为一些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且乐此不疲。职场人士常常只能在行政职位上寻找尊严,这种尊严至少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否发挥至最大效益,二是劳动成果会否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收入上看,国内大多单位缺乏包容技术岗位薪资超越领导这样的分配理念。技术人才的薪资增长,除了改走仕途,再就只剩下评职称这条羊肠小道。熬职称也并非真就是单纯地取决于学识能力,往往又得靠论文靠年限靠资历,甚至还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从工作关系上看,就算技术再过硬,技术人才夜以继日的矢志努力,有时候却抵不上领导一时兴起的拍脑袋决策,自然难言什么成就感。

  我们常讲要尊重人才,但注重抢人才的多,如何用好用活人才方面则远远不够。实际上,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还应是一个享受人生奋斗经历的愉快过程。年轻人感觉做技术没地位,是因为相比之下,当领导太有尊严——收入高且权力大。总之,技术地位能否回归,取决于权力如何祛魅。试想,如果技术的应有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创新又怎会受到尊敬,山寨与克隆现象的泛滥又怎不甚嚣尘上?(禾刀)

  他们说

  琴上昙花:职位和责任是成正比的啊,当领导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哪里好?我只会对拥有某种技能的人表示膜拜,比如会N国语言,会做超多复杂菜,会装模型会用单反拍漂亮的照片……

  蜀地青鸟:因为即便在我们一致质疑的“幸福感指数排位”上,“领导”也是排名最靠前的哈。

  欧阳珂宇:这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验证!

  碎梦大道9号:如今这社会,有技术的人快饿死,上层建筑才是生财之道。正所谓:做饭做得好,要饭要到老。

  山上有神仙:这世界是颠倒了的,干的不如管的。据说国外的企业高管上班时等候门口给专业人士鞠躬,而我们,恐怕正好相反。

  给我买条中华烟!想拿奖学金?按老师的短信办!

  源起:想当班干部要送礼,拿了奖学金要提成,毕业证拿中华烟来换……11月28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1名教师公然发短信向学生索要中华烟,且利用评奖学金、毕业证书发放等,向学生索要财物,或暗示学生行贿,此举遭学生网上曝光。学院回应称,经查此事属实,涉事教师是编外聘用人员,已被辞退。

  狂奔DE蜗牛:一个临时聘用人员能够有权利任免班干部?一个临时聘用人员有权利发放奖学金?一个临时聘用人员有权利扣押放毕业证?掩耳盗铃的陋习不应该持续下去,尤其是在读书育人的地方。

  高明不高明:教育界也兴临时工哦?话说临时工都够牛的,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学校医院都混的进去啊。正式工都是不用做事的啊?

  贫嘴爷们:外聘的编外人员先后担任新闻系专职班主任、信息工程系学管负责人。糊弄傻子玩啊?哪个职工不是外聘的?难道还有自己学校生的自己长的内聘人员?

  花蚊子:“据介绍,汪××2003年进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新闻系专职班主任、信息工程系学管负责人。”想想看,人家干了这么久,还是个临时工,说起来也够悲催的了!放过他吧。

  耳线的风采:要一条烟?我一直以为这样的事儿,只有驾校老师才干得出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