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两省官员在微博口水战 官员微博角色定位引争议

2011年12月07日 15:1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综合媒体报道,近日,网友“御史在途”在微博上批评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关于行政中心“才花了4亿”的言论,伍皓随后在微博回应称对方实为湖南纪委干部(真名:陆群),指责其在管辖范围外“指手画脚”。随后引发了两位官员在微博上长达3天的口水战。此事引起了网友对于官员微博的角色定位的讨论。

  目前开微博的政府官员越来越多,官员微博的形态也各式各样:一种是把微博当作地方宣传阵地,代表者是伍皓;也有用微博处理本职工作的,如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再有就是纯粹作为个人微博,如“御史在途”就在简介里明确注明“本博言论与供职单位丝毫无涉”;也有两方兼顾的微博,如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的微博在报告北京市扶贫、城市建设、防艾等工作的同时,不忘在下雪天提醒女孩子们“别为美受寒”。网友对官员微博的角色定位观点不一。

  官员微博言论因博主的特殊身份会自然被公众贴上标签,官员微博是政务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在其新浪官方微博“政务微博观察”认为,官员微博因其普通公民与公职先赋的身份“双重性”,决定了官员微博倍受瞩目,且不好将其言论“公私分明”地完成切割。尤其是在涉及政务话题探讨时,天然自然地会被微博公众“放大”定格为官方执政者的理念代言和观点标签。官员微博既是个人微博,又兼备政务微博的属性,是政务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通过其个人微博所展示出的倾向性价值观与理念、观点与内涵、人格力与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和带动着公众对其身后政务职能部门的关切、信赖和情绪,这种综合认知并将最终移转为政府的整体形象。

  不少网友支持官员微博公开争论,认为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和提升政府形象。网友“也曾是个兵”说,官员微博主动放下官员的架子,有的“微博问政”,有的“微博问诊”,有的“鼓动宣传”,有的“抨击现实”,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他们用自己的人格、价值观与影响力,为现实官场带来一缕新风。官员如此的公开争论有诸多好处:其一,让人们知道,官场有许多官员敢于公开站出来表达想法,讲真话、说实情;其二,让人们看到,官员并非都坚守“中庸之道”,大有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为民请命的血性男儿;其三,其思想和言论能更直接地传播给大众,使人们的目光更加接近事实真相;其四,积极而又负责任的回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和提升政府形象。

  部分网友认为官员微博主要还是代表个人观点,不希望官员在微博上斗嘴。网友“滑力加”说,官员开微博最主要的是关注民生与民意。一般只代表个人意见,不能和组织相提并论。但由组织名义开办的官方微博又当别论。民众欢迎官员上网,尤其是高层官员上网。当然,作为一方大员的领导,有为本地区解决问题的更好。但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之外的,只能是一个网友的名义,其说法只能代表自己。公众欢迎更多的官员来发表自己见解,绝不希望官员,尤其是公众喜欢的官员上网来斗嘴。网友“九斤老太”说,任何官员非办公时间发表的言论(一切言行),理应是个人行为。网友“战歌儿”说,有些事情官员们的话语可以直接交流,不要在网上献丑,公众的理解能力和心态可没你们那么好。

  官员微博应加以严格区分,明确标明属于个人微博还是公务微博。网友“壬生之狼”认为,微博的认证机制需要认证者提供真实身份,并在认证成功后加以标示,“御史在途”的微博虽然经过认证标示公职,但其明确标明“本博言论与供职单位丝毫无涉”,这就与政务微博划清了界限,是一种比较好的避嫌和脱责方式。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侯锷提议,若该官员发布言论时与单位无任何关联,只是作为个体身份表达观感,应当事先、带有条件声明性地加上一句“作为一个老百姓的身份体会,我认为……”而不是事后补充声明。(记者 宫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