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河北籍苯酚槽罐车南阳侧翻 事故造成1死1伤(图)

2011年12月12日 14:42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北籍苯酚槽罐车南阳侧翻事故造成1死1伤(图)
河北籍苯酚槽罐车南阳侧翻致1死1伤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2月10日凌晨,一辆河北籍槽罐车满载20吨苯酚行驶至南阳市新野县境内时失控侧翻,近半车苯酚泄漏到地面并凝结成冰状物体,车内两人被困。至清晨5时10分,该起化学品泄露事故被成功处置。事故造成一死一伤。

  事故现场 苯酚槽罐车侧翻 两人被困

  10日凌晨零时许,新野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公安消防大队同时接警称,距新野县城大约5公里的南新公路上有一辆槽罐车发生侧翻,现场有刺激性气体泄漏,车内还有人员被困。

  接警后,新野县公安局局长卢志远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也迅速出动3辆消防车和12名官兵赶赴现场救援。在距离事故现场约200米处,民警、消防官兵就闻到一股较为浓烈的刺激性气味,现场救援人员裸露的脸部、皮肤感觉有针刺般的疼痛,同时还感到头晕。

  消防官兵穿戴空气呼吸器、防化服进行勘查时发现,车牌号为冀JA5816、挂车牌照为冀JW456挂的槽罐车车体呈90度倾斜,罐体流出物质呈白色结晶状,驾驶室被反扣在地,室内有人呼救。询问车内人员得知,罐内化学物质为苯酚,大约有20吨。而该化学物质具有毒性、有腐蚀性,遇明火易引起燃烧爆炸。

  紧急施救 现场成立救援指挥部 抢救伤员

  掌握现场初步情况后,新野县公安局、县消防大队立刻向市消防支队值班室等报告情况的同时,在距离事故现场南约100米处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制订抢险救援方案。

  在毒气弥漫的现场,虽经过破拆车门和液压扩张等救援,但因被困人员深度埋压,在营救近1个小时后,呼吸机空气耗尽,救援人员只好无功而返。不久后,救援人员又利用牵引设备对车头部位进行拉拽,试图提升车头后救出被困人员。但经实施后发现,车头部位与车身和罐体连接,埋压车头仍纹丝不动,救援再次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人员发现,车内的苯酚已基本不再外溢,刺激性气味已逐渐减弱。此时,南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队和宛城中队的增援人员先后到达现场。救援人员利用极其狭窄的空间,对变形的驾驶室座椅进行拆除。15分钟后,被死死卡住双腿的司机被安全救出。经现场医生诊断,被困司机生命体征正常。几分钟后,另一名被困者也被救出,但已无生命迹象。

  被困人员被救出之后,早已架好水枪和泡沫枪的消防官兵,对污染的路段进行冲水稀释,两辆大型吊车对事故车进行了转移。在消防官兵、公安交警、医院医护人员和起重工程人员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下,经过近5个小时的施救,于5时10分,该起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成功处置完毕。

  据被困司机介绍,该车是在躲避对面行驶过来的一辆轿车时,在紧急调转方向的时候不幸发生侧翻和泄露事故。目前,两名被困人员一死一伤,事故车辆已被成功转移。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备注:

  苯酚(C6H6O,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一种弱酸。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重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学工业。危害性类别为第6.1级,毒害品。有毒、有腐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对皮肤、粘膜有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若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疼、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若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疼、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皮肤接触可致皮炎。(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海锋 通讯员 杨峰 方建峰 岁宏阳 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