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媒体建言培育职业农民(2)

2011年12月23日 14:4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后果

  一是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生产率下降。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土地经营十分粗放。现在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许多农民种粮就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口粮需求。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为了保障农产品供给,中央一再强调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耕地资源。而农村的现状却造成了部分耕地资源闲置浪费。

  二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使得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也面临着后备主体的潜在缺失。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很难把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农村来,后继乏人是我国农业的潜在威胁。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此外,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本可以用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不能真正在城市生根,他们仍要保留自己的土地作为生存保障,因而很难将分散于众多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

  三是农产品供给短缺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尽管我国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2011年30%左右,但今年的CPI上涨有60%以上的因素仍来自食品价格,其中又主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呈缓慢趋势,难有大幅波动,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表明农产品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生猪养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在每头生猪的毛利达到800元左右、创了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农民仍缺乏补栏的积极性呢?一个解释就是农村养猪的人正在减少。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不愿养或不能养。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导致生猪供求均衡的周期被拉长。

  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周期是否也会像生猪的价格周期那样演变呢?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今后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短缺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农产品价格将长期保持高于物价平均水平的上涨态势,在突发因素的影响下,甚至不排除爆发短期的农产品供给危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