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职场年终总结成无奈作秀 超七成人认为无意义(图)(2)

2012年01月05日 08:53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写手表示,任何一个写手都不可能对所有工作都很熟悉。代写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时候,自然也会应付了事。况且一篇总结的好与差,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评定标准,有争议实属难免。

  尽管存在争议,但代写总结的生意依然红火。对此,有人归咎于职场人的懒惰与职业精神的缺失。而事实上,更重要的原因,并非很多人不想躬亲而为,而是总结的八股化。每到年底,又是总结,又是考核,一连串的程式,似乎是一道道绕不过的坎。写总结的人与听总结的人都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总结严重脱离实际。甚至一些单位对总结的字数、内容、思想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使得写总结的人不能言其想言,于是一堆堆的车轱辘话反复地说,一段段假大空的套话成串地说。

  火爆网络的“年终总结黄金秘笈”,还总结出4大要点:篇幅要够长、套话不可少、数据要直观、用好序列号。除“数据要直观”外,其他3点可以说都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这样,也就怪不得写年终总结可找人代劳,可复制粘贴。而这种年终总结,无疑是欺上瞒下、空而无用的总结作秀,想不成为鸡肋都难。

  有调查显示,76.8%的人认为年终总结“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58.5%的人认为年终总结就是在走过场。

  思考:文风背后是作风

  “光阴荏苒,转眼又到了XXXX年的结尾,回首这一年,我的工作……”

  记者拿到几份网购来的年终总结,发现都是三段论,第一段言感谢,第二段讲成就,第三段说不足,且多配以“在xxx的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这一年的工作安排”、“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等套话。

  杭州律师张锦认为,让人代写或出售代写总结并不在法律范畴之内,但找陌生人代写年终总结,不仅会泄露个人隐私,还可能泄露单位机密,比如一些总结中会提到某某单位的销售业绩之类,这样当事人就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找人代写的年终总结,单位会买账吗?“总结不是字数多、文笔妙就好,得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才行。那种洋洋洒洒、版本相似的总结,只会让当事人的形象分更低。”杭州一家大型企业的人事工作负责人表示。

  还有不少网友质疑,年终总结原本是为了让员工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反思、归纳,找人代写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很多网友还表示,虽然年底事情多、任务重,但年终总结还是要自己写,毕竟是对自己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总结,做得好与不好,在总结中自然就会发现,以便来年改进。

  总结不可少,关键在改进。网络评论员白杨林认为,西方国家也流行写年终总结,但人家的年终总结并没有字数的规定,甚至连具体写什么内容都没有明确规定,完全是个人对一年工作感受的即兴表达,不需要字数之类的死板要求。有的公司甚至只要求员工上交一张表格,一年当中完成了哪些、没完成哪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年终总结确实需要改革。从实际出发,破除那些程式化的陈旧套路,挤掉那些可有可无的空话套话,有必要总结的才总结,使之确实有利于工作;没必要的就不必强求,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让年终总结充满“干货”,这样的年终总结才不至于让人“纠结”。

  文风的背后是作风。对总结做秀,还有专家建议,不妨将各单位各部门的总结材料逐一摆上桌面,集中起来认真评比,将那些文风端正、实事求是的优秀总结材料遴选出来以供学习参考,把那些注水文章拉出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示众,让有关责任者出丑。这样,找人代写总结等不良现象就会慢慢减少以至绝迹,从而使总结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年终总结还应与其他考评方式结合,如实地考核、抽查暗访、目标责任制考评和群众检评等,使年终总结既简单明了、具体实在,又切中要害、扎实有效,而不流于形式、走走过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郑耀洲:年终总结如此“纠结”,折射出工作程序化的累赘和压力。要求面面俱到的工作总结,必然是一大堆材料的堆砌,枯燥乏味,令人纠结。单位在要求员工进行年终总结前,应多与员工沟通,共同商讨年终总结的形式、要求,事后应及时对员工的总结进行反馈,必要时还可以对总结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改进总结的质量,如果总结仅流于形式,不听取员工的心声,很可能导致员工应付了事的逆反情绪,年终总结也就失去应有的价值。(记者 张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