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震后重访青木川:去年下半年几乎没有游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记者震后重访青木川:去年下半年几乎没有游客
2009年05月07日 17:45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有了升降机,村民们建房轻松了不少
■ 青木川旅游景点,游客慕名而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从地图上看,青木川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它位于陕西省的最西端,北面是甘肃省,南面则是四川省。青木川是陕西省距离四川震区最近的乡镇,与四川青川咫尺之遥。

  青木川古镇并不大,一条古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形的、中西合璧式的……古街中段,一座盖顶华丽的“飞凤桥”横跨金溪河两岸,离古镇不远便是自然保护区。地震发生前,青木川的旅游业正悄然兴起。

  然而,一场地震后,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重创

  去年下半年几乎没有游客

  如果不是那场地震,镇上居民母开银家的院子里应该住满了搭帐篷的“背包客”。

  “镇上能住宿的地方不多,有些娃儿来了没地方住,我就把院子腾出来给他们搭帐篷。”53岁的母开银笑着说。她家住的房子解放前是烟馆,相当于镇子上的贸易中心,三层的木质房子现在看起来仍很气派。

  5·12大地震以后,镇上一半的房子都不能住人了,母开银家的房子虽然是上世纪30年代修的,却经受住了考验。

  “木头都没受影响,就是瓦片掉了不少。”母开银指着屋顶说,“镇上的老房子基本上都没倒,新修的房子倒了不少。”

  回龙场老街是古镇的主干道,过去几年,每到五一节,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但今年五一,记者走在老街上,人却不是特别多。

  “地震以后,我们这里的建筑破坏得很严重。”古镇旅游接待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但是最严重的影响还是游客的减少,去年整个下半年几乎没有游客来,今年从4月份起,总算有了一些人气。”

  “我是从西安过来的。”一位游客告诉记者,“听朋友说这里的古镇很有味道,就趁着五一来玩了。”

  “现在来的游客还是以陕西省内,还有青木川周边县市的为主。”这位工作人员笑着说,“你们从上海来,算是很少见的了。”

  机遇

  因为地震,青木川有名了

  从今年清明节开始,陆续开始有游客来到青木川,虽然目前古镇上的住宿、餐饮都还不完善,这些游客似乎并不在乎。

  “地震以前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来自宝鸡的陈皑卿和他的妻子趁着“五一”假期来到青木川,“地震了以后,有新闻说这里受灾很严重,就一直想着能来这个古镇看看。”

  通过地震知道青木川古镇的游客并不在少数,记者在回龙场老街上随机询问了几位游客,他们大多数是来看震后的古镇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意外的收获。”在老街上卖杂货的吴晓红说,“因为地震,青木川有名了,不管怎样这也是一个机遇。”

  现在,青木川古镇并没有对游客封闭,但因为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五一”期间这里是免费开放的。

  复苏

  旅游人多了,贷款就能还清了

  如今,走在古镇的街头,堆在路边的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重建,是现在这里最大的主题。

  在老街的中段,王成华正和儿子王欢,给家里新房的房顶灌注水泥。

  王正华家原来住在后面山上的东坝村,走山路到镇上大概要3个小时。全家主要靠种香菇为生。王欢说:“地震后我们家的房子全倒了,我们一家就把地退耕了,搬到镇上,租了一间房住下来。”

  “现在搞重建,国家给了我们两万元,我们自己又贷了6万元的款,在古镇上买了地基,准备在这里建新房。”王成华接着说。

  王成华的新房已经建了2个多月,为了省钱,父子俩把能自己做的活儿全部包下了。“估计再有2个月,我们的房子就能造好了。”王欢笑着说。

  一口气贷款6万元,利息的压力很大。“一年利息就要4000元。而且现在建房子的人多,建筑材料都贵了,水泥要500多元一吨了。”王成华说,“压力这么大,我们还要贷款在古镇上修新房,就是想将来在古镇上开家饭店,以后旅游的人多了,我们的贷款也就能还清了。”

  青木川古镇的旅游预计将在今年十一恢复,为此,当地旅游部门也作了统一规划。“我们房子的门面要统一包装,钱由旅游局来出。”王欢的语气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到时候,我们的饭店能生意兴隆。”

  在古镇外的一座山上,新建的观景平台已经基本完工,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古镇,还能远望周围的青山绿水。

  夜色渐渐深了,古镇上仍然有几处灯火通明,那都是正在忙碌着建房的工地。桔色的灯光映着古镇身后如黛的高山,青木川古镇似乎正在灯光中缓缓复苏。(见习记者 孙中钦 摄影 特派记者 吕剑波 撰稿)

【编辑:朱鹏英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