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缺韵律却显朴实真切 浙江一老农民爱写田园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虽缺韵律却显朴实真切 浙江一老农民爱写田园诗
2009年07月24日 11:24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果园中暑不闻响,肥勺舀水香又甜。风油仙水送下肠,敌军挨杀肚中央。”近日,刚从橘园打药回来的三门县六敖镇中街村农民邵全庆,一放下背上的喷药器,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本,满怀激情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中暑》。老邵说,这是他在自家橘园干活中暑后写下的。

  今年48岁的邵全庆有个习惯,每次去地里干活,都会带着笔记本和笔,他说:“田间劳动时,常常会有写诗灵感。”我们翻阅老邵的笔记本,发现上面记录了100多首“田园诗”,它们虽然缺少平仄对仗,但均出自他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农民”之手,显得朴实真切。

  邵全庆年轻时曾在宁波一带从事运输工作,后来回到家乡承包土地种植柑橘。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对文化的爱好越来越浓。“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农闲时,我总感到心中有种无法表述的激情。”邵全庆说,但那时一直不知从何处写起。于是,他一边学,一边练,兴趣越来越浓,他的诗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劳动中的亲身体验为主,大多有感而发,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邵全庆还特别注重用诗歌总结自己的农事经验,并在村民之间推广。根据自己20多年的种橘经验,他花费半年多时间于今年2月份写出一首《修剪果树口诀》——“一剪残枝病虫梢,二剪封度换新貌,三剪花梢树身搞,四剪次果品牌保”,受到橘农们“追捧”。

  “写诗歌既能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动休息!”邵全庆开心地说。不过,老邵有时也有自己的苦恼。因为农民读诗或写诗,在农村还不太被认同。他希望有位老师能指点指点,提高写诗水平。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叶晖 贺军

【编辑:侯冬华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