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元海参走私案调查始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1.5亿元海参走私案调查始末
2010年01月26日 10:52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为缉私警正在区分不同的海参样品。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着案值高达1.5亿元人民币、国内最大一起假借加工贸易方式走私进口日本海参案近日成功告破,沈阳海关一举摧毁了隐藏在本地区一个特大海参走私团伙,并摸清了沈阳市大量来历不明日本海参的来龙去脉。近日记者前往辽宁沈阳,了解了此案的侦办始末。

  暗中调查

  近年来,在沈阳地区街面上,忽然间冒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海参专卖店,这些专卖店有的打着“长兴岛海参”的招牌,有的标着“棒槌岛海参”的字样。但当你走进这些专卖店后,售货员就会悄悄地询问,“是自己吃还是送礼?如果是送礼,我们这还有从日本进口的海参,包你满意。”不仅在专卖店,沈阳地区一些高档大酒店的餐桌上,日本进口海参也是随点随有。

  “基于职业的敏感,我们查询了海关的进出口统计,发现沈阳市没有大批日本海参进口,那么如此量大的日本进口海参从哪里来的?”沈阳海关查私处处长李学政一边回忆当时的情况一边向记者讲述着。

  带着疑问,沈阳海关缉私局从2009年6月开始,对沈阳市场悄然展开了秘密的调查。

  很快,市场调研中就露出了蛛丝马迹。缉私警察发现,沈阳市一家进出口企业有从事来料加工日本海参的业务。根据我国来料加工贸易的要求,进出口企业如果从事日本海参来料加工贸易,需将日本进口的盐渍海参加工成干海参后再复运出口,也就是加工后的产品不允许在国内销售。

  从表面上看,该企业以来料加工方式从日本进口盐渍海参后,就将淡干海参出口到了香港地区。而缉私警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香港市场消费海参的习惯主要以生鲜海参为主,淡干海参的消费市场需求量很少。

  为何该企业要做赔本的生意?这样的出口显然不合常理。随后,缉私警察又来到该企业的仓库,对储存的进口海产品进行了称重,结果发现,现存货物比实际进口量少了1吨多。

  “这时我心里就有谱了,该企业肯定有走私嫌疑。”李学政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缉私警又调阅了企业的资料和零散的票据,发现该企业有出售进口日本海参的记录。此外,还在互联网上发现该企业明目张胆地发布销售进口日本海参的信息,并成为了当地一些海参专卖店及大酒店日本进口海参的最大供货商。

  由此,走私嫌疑昭然若揭。

  真相大白

  2009年10月28日,沈阳海关决定对该企业正式立案调查。由于案情重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海关总署还将其列为2009年第一号一级督办案件。

  经过进一步地深入调查,案情渐渐明朗。

  经查,从2006年4月起,沈阳、大连两地的犯罪嫌疑人与境外犯罪嫌疑人相勾结,以沈阳地区某进出口企业的名义,办理来料加工贸易手册。并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该企业假借来料加工贸易的名义从日本进口盐渍海参,并悄悄将其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为了掩盖其在国内的销售行为,该企业便在国内市场收购实际价值较低的干海参,即美国红参和印尼茄参,用来顶替出口,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缉私警察还发现,出口至香港的这部分干海参有的又被走私分子购回,用于下一次出口顶替之用。

  截至案发,该企业以上述伪报贸易方式的手段,走私进口日本盐渍海参113吨,偷逃税款约4000万元人民币。

  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在海关总署的统筹指挥下,沈阳海关联手天津、青岛、大连等海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抓捕行动。截至2009年12月25日,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目前,包括1名香港籍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在内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规范市场

  “走私日本海参,不仅偷逃了国家税收,更是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秩序,冲击了国内的海参养殖市场。”沈阳海关关长刘晓辉一语道破了此案的危害。

  “海参走私已成为走私新动向,不容忽视。”李学政向记者介绍说,走私犯罪团伙之所以选择走私进口日本海参,其着眼点主要是国内市场对日本海参的需求。

  近年来海参倍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一些注重养生保健人的首选。而国产的辽参与档次高、品质好的日本海参相比还是略显逊色。为此,一些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日本海参。正是看到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走私犯罪团伙才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由于走私海参相对正常渠道进口的海参价格低,因此,不仅破坏了国内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挤压了国产海参的市场。随着此案的侦破,沈阳地区市场各类进口海参价格已回归正轨,国产海参价格也有所上涨,从而保护了国内海参养殖户的利益。

  1月21日,在沈阳市翔云楼宾馆二楼多功能厅,辽宁公物拍卖行有限公司对沈阳海关查获的走私进口日本盐渍海参及扇贝进行了公开拍卖。此次拍卖的盐渍海参逾2400公斤,扇贝约25000公斤。此次拍卖所得的800多万元将全部移交国库。 文/图法制日报记者 蔡岩红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