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1亿年前缅甸琥珀亮相南京 裹40余种热带生物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4日 1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1亿年前缅甸琥珀包裹着40余种热带生物 讲述远古海滨生态

  【解说】琥珀是远古植物的树脂经过长久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常常含有保存很好的陆地生物,由于产生条件和保存环境的限制,琥珀中的海洋生物更是凤毛麟角。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携缅甸琥珀向中国新闻社记者讲述1亿年前的地球热带海滨生态环境状态。

  【解说】该枚琥珀保存了异常丰富的化石类群,其中菊石的保存最为罕见。

  【同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博

  我手里这枚琥珀来自于缅甸北部,它直径大概是3厘米长,重量大概是6克左右,这枚琥珀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包含了一枚菊石,而菊石是一类生活在古代海洋的一种已经灭绝的生物,它能够保存在陆相这个琥珀里面是非常罕见的。这枚标本也是我们首次在琥珀中发现的菊石,也是首次在琥珀中发现的一个红体的海相生物化石。

  【解说】王博告诉记者,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琥珀犹如一座“生物之家”,共囊括了1个菊石、4个螺类、4个等足类、23个螨虫、1个蜘蛛、1个马陆和至少12个昆虫成虫标本。其中菊石、螺类和1个等足类属于海相生物,其他节肢动物皆属于陆栖类群。

  【同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博

  它还包括西瓜虫,等足类以及蜘蛛、螨虫、昆虫等一些小的动物,总体来说,这里面包括了超过40个动物,而且是各种各样的,有海洋里生活的,有淡水里生活的,也有陆地上生活的和树上生活的。通过这个属种我们可以判定当时这个时代大概是在白垩纪中期,也就是说1亿年左右。

  【解说】王博称,菊石是一类生存于泥盆纪至白垩纪的头足类动物,与现在的鹦鹉螺、乌贼等是近亲,在白垩纪末大灭绝时从地球上消失。

  【同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博

  当时缅甸比现在的位置还要靠南,接近于赤道位置。菊石里面的腔室是被分开的,但是对于蜗牛还有我们吃的螺蛳它里面的腔室是完全连通的。这个菊石在被琥珀包裹之前是死亡了一段时间了,这里面软体都已经腐烂了,然后它里面充填了很多沙粒,表明了它曾经在沙滩上待过一段时间,(从)我们埋藏学判断,当时这个森林是长在海边,离海岸不远。

  【解说】王博告诉记者,综合化石生物群和埋藏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琥珀森林位于热带海滨地区,环境类似于当今的一些热带海岸森林。

  记者 葛勇 江苏南京报道

责任编辑:【李雨昕】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