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投和本土创业板暂“不来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深圳创投和本土创业板暂“不来电”

2010年07月22日 14:06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来自深交所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90家创业板公司中有59家公司在IPO前获得了风险投资,占比65%;而在所有申报创业板的300多家企业中,更有超过六成公司引入了创投。

  而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在深圳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华测检测、新宙邦、朗科科技、天源迪科和银之杰5家公司集体与创投绝缘,占比高达62.5%。

  对于企业与创投的关系,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就像谈恋爱,除了钱,企业还在意后者的资源,品牌,最关键是看人,是不是有共同的理念。深港产学研董事长厉伟在经历行业十年沉浮后的心得或许来得更直接:风投就是从众多小妖怪里面找出为数不多的妖精来重点培养。

  谈恋爱也好、选妖精也罢,深圳创投和本市创业板“不来电”已经是事实。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现阶段创业板的上市门槛较高,加之深圳资本活跃,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稳健,对引入创投积极性不高。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创投热衷的医疗保健业、新能源产业等并非深圳的产业强项。未来随着关注热点的转换,当电子信息等深圳优势产业得到市场青睐时,深圳270多家创投企业及其管理的近2000亿元资金将给深圳创业板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助推器。

  另有资深创投人士表示,拟登陆创业板的深圳企业现阶段应多了解创投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便将来顺利对接。为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几家大型创投,试着总结他们的思路和想法,供相关公司借鉴。

  创业板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不同于主板和中小板的使命,而创新的商业模式反复被提及,并成为企业入选的必备资质。对此,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傅秋实称,好的商业模式能带来好的盈利模式,是业绩的根本。但好的商业模式并不是说所有环节都要盈利,而是让各环节建立一种互利关系。

  在深圳创新投董事长靳海涛看来,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投资应该关注: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应用;文化创意产业;连锁服务企业;农业;新型能源和环保及商业模式创新,其中他最看重的仍是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