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股价频破发股票屡被套 "打新股"为何风光不再?

2011年03月07日 09:1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打新股中了一手风范股份,至今还亏损近6000元,一个月工资没了。”昨天,股民老张有些无奈。以往“申购新股”几乎成为稳赚不赔的代名词,而今年1月以来,新股上市“破发”到了历史最严重的程度。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

  高发行价“榨干”上涨潜力?

  自2009年下半年境内IPO(首次公开募股)市场重启以来,企业上市数量、融资额、风险创投机构投资活动均屡创新高。但是,新股发行市盈率节节攀升,市场估值严重偏离正常区间。记者查询发现,新股动辄七八十倍甚至超过一百倍的市盈率水平,成为投资者最反感的问题。

  以2011年第一个交易日为例,今年首批5只创业板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了101倍。“100倍的市盈率水平,通常意味着投资一只股票,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业内人士表示。过高发行价几乎榨干了新股上市之后的上涨潜力。

  今年1月,新股上市首日破发风暴便成为“三高”问题的集中体现。参与新股上市公开认购的基金账面浮亏已经过亿,而抱着“打新股”心态的股市散户更是叫苦不迭。

  清科研究机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1月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的31只新股中,16只首日即破发,占比高达51.6%。沪市20年第一高价股“华锐风电”以90.00元的超高发行价登陆上交所,首日便暴跌9.6%,此后出现持续下跌,至今仍徘徊在发行价之下。

  现行询价制“不能说的秘密”?

  “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饱受投资者指责。业内专家分析,除了大盘涨跌的环境因素,“三高”问题与IPO收益网络中各方既得利益者的“默契合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上市企业而言,IPO所带来的巨额融资,能够大幅提高上市企业的市场估值,带来充足流动资金;新股发行价越高,上市企业及其高管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甚至可以完成“一夜暴富”。

  同时,发行价越高,保荐券商的收入也越高。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兰说,担任IPO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及保荐人,可以从IPO中获取相应比例的承销费用。保证上市公司获得理想的发行市盈率,一方面可以为承销商和保荐人带来更高的承销保荐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承销商及保荐人在今后的同业竞争中增加砝码。此外,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可“直投”新股的券商,高发行价更能为其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备,新股破发或短时间出现亏损后,对保荐券商等没有更多的惩罚机制。”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刘杨告诉记者,丰厚的利益回报,使一些保荐券商不顾一切地把上市企业“包装”成经营业绩优良甚至是行业领导者,以便通过新股发行核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郭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