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一级市场“去行政化”改革成效显著

2011年06月10日 13:4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股市首次启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两年来,A股IPO市场化成效显著,一级市场“去行政化”改革基本到位。

  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就是要通过一级市场“去行政化”,褪去行政色彩,并还原市场本色。通过两年的改革实践,A股一级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IPO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已达到预期效果。

  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打破了行政性窗口指导。发行人与承销商可以紧跟二级市场涨跌变化,自由确定合适的发行价格;投资者是否参与新股配售或申购,则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自由选择。

  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直接缩小了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弱化了打新暴利,打破了“新股不败”的神话。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一样,变成了有风险的投资市场,而且新股上市破发基本常态化,新股发行中止也有了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新股发行市盈率紧随二级市场而动,新股申购中签率从过去的最低万分之一上升到现在的最高65%。这是投资者的觉醒,也是市场的进步。

  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打破了“熊市暂停IPO”的行政性“潜规则”,淡化了“政策市”色彩,并显著地激活了A股市场的巨大融资潜能。

  改革前,监管层不仅行政干涉新股发行定价,而且行政干涉新股发行节奏。每逢熊市来临,监管层就会行政命令“暂停IPO”,关闭一级市场,股市立即失去融资功能;相反,每到牛市来临,监管层又会“重启IPO”,股市的融资功能才会再次恢复。如此循环往复,投资者很快对监管层认定的熊市和牛市心领神会,于是,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策市”。

  改革后,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打破了监管层对新股扩容速度的行政控制。新股扩容的速度快慢,由市场说了算。市场化的新股发行节奏,给予了发行人和投资者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比方,在弱市或熊市中,如果发行人急需上市融资,则可以大幅降低发行价,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确保发行成功;相反,如果发行人希望等待更有利的发行价格,则可以推迟发行计划。同样,在弱市或熊市中,由于新股发行价可以压得更低,投资者就会审慎、有选择地参与打新和炒新。也就是说,在监管层无权“暂停IPO”的日子里,只要发行人珍惜弱市发行机会,真正降价促销、让利,一级市场的融资大门就不会对它关闭。正因如此,目前A股市场即便正处弱市,但股市融资功能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新股扩容仍然保持着适当而稳健的速度。这也是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一大成效。

  不过,笔者建议,当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告一段落后,我们应及时转入其他A股制度性配套改革。比方,改革退市制度、完善淘汰机制、震慑垃圾股的假重组真炒作;开设国际板,引入世界一流的大公司来华上市;改造并扩容新三板,一方面为新的退市制度打通通道,另一方面为创业板培育保质足量的上市资源。只有多管齐下、配套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A股市场高估值、高价发行以及新股高超募的“三高”顽症,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单盯或死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当然,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也不是灵丹妙药,它不可能解决中国股市原本存在的一切问题。因此,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上,我们决不能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