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股市走好,是反弹不是反转

2011年06月27日 13: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股市迎来大幅反弹。大盘反弹的触发因素是什么?是技术反弹还是反转?高度能有多高?投资者又该如何操作?记者请来招商证券投资顾问徐传豹、中证投资分析师张志民和五矿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春艳对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主持:记者 林彦龙

  嘉宾:

  招商证券投资顾问 徐传豹

  中证投资分析师 张志民

  五矿证券策略分析师 陈春艳  记者:上周股市出现V形反弹,沪指全周上涨3.9%,其中周五当天更是创下4月份以来的天量。所有板块全线飘红,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上周行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徐传豹:大盘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超跌超卖引发的技术性反弹,二是估值处于底部有修复动力,三是温总理的文章表明通胀能够得到控制,引发市场对政策放宽的预期。其中技术性反弹应该是主要因素。

  张志民: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调控接近尾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有望缓解。从去年底开始的调控主要是针对房地产,目前看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扩大供给,也就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货币政策没必要进一步紧缩,下半年可能还会加息一次,但这已经在市场的预期之内。

  陈春艳: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减缓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保障房资金瓶颈得到解决,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另外,通胀压力如果减缓,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将带来利润增长,这些对于市场都是有效的正面刺激因素。

  记者:申万的一个报告认为,市场或会有500点的反弹空间。短期反弹能达到这个高度吗?

  张志民:我认为会迎来大波段上涨行情。6月应该是筑底时期,这个已经基本完成了;7月会迎来“龙抬头”,开始上涨;到10月“龙头现”,可能会出现年内高点。反弹的空间应该与上半年相若,也就是有500点左右的空间。

  徐传豹:目前各种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复杂,反弹的空间和时间不好预测,短线应该关注沪指年线和深成指60日线的压制强度。今年要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必然要等到通胀出现拐点,有趋势性转变,历史上A股在通胀出现拐点之后都有不俗的涨幅。

  陈春艳:经过两天的大涨后短线有一定的回调压力,但却也带来投资者吸货的机会,后市不会再普涨,个股分化将会出现。

  记者:在中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头羊”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中国熊”的现象一直大为不解,中国股市是否有望重回牛市轨道呢?

  徐传豹:中国股市要重现牛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转型完成,从过度依赖出口到以扩大内需为主,新兴产业在经济中比重要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制度转变,重融资轻回报,新股扩容、发行制度等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投资者信心要得到恢复。这两个条件没有完成不可能会出现牛市。

  张志民:新股发行过多过滥已经是市场痼疾,扑克牌、枣子什么都能上市。从中国股市历史上看,每一次的牛市都是伴随着扩容压力的减轻,每一次熊市都是出现在大规模扩容之后。中国应该反思一下,十年来我们货币发了多少,经济增长了多少,而股市上涨了多少。如果重融资轻回报的局面不能解决,中国股市不可能真正出现类似美国那种持续十年、二十年的大牛市。

  记者:截至6月23日,沪深两市发布业绩预告的779家公司中,业绩预增的公司达到184家,续盈100家,扭亏和略增的公司达到319家,大约80%的公司业绩报喜,市场是否有望走出一波业绩浪?

  陈春艳:从前段时间看,中报业绩有望增长的化工、水泥等板块已经出现大幅上涨,中报业绩增长较大的个股很可能将成为市场热点,另外,像受益保障房建设而在下半年业绩会有比较确定增长的个股也可以留意。

  徐传豹:中期业绩增长而又被市场错杀的品种将会有很好的表现。比如银行行业,上半年虽然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息差还在增大,板块估值也处于历史底部,相比相关H股出现了不少折价。随着中期业绩的陆续公布,银行股可能也会有一定的表现。

  张志民:目前市场估值很低,有望修复。但走出大的业绩浪不太现实。

  记者:周五券商股大涨成为市场的亮点,后市投资者应该关注哪些板块,如何操作?

  张志民:券商股往往是市场的先行指标,目前市场资金仍比较紧张,大蓝筹难以走出大行情,还是应该重点关注成长股,特别是业绩增长较快的成长股。投资者操作应该更为进取,逢低大幅加大仓位。

  徐传豹:应该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如太阳能、节能环保等板块,特别是上半年业绩增长但股价大幅下跌的个股。

  陈春艳:跌得多的个股反弹幅度也会高,应该首先从被业绩增长股中寻找被错杀的股票。如果市场出现趋势性上涨,则应该关注受益国家政策而将出现业绩拐点的板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郭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