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11家研究所掌门回应研报“N宗罪”(2)

2011年07月27日 09: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研报解读为何各不相同?

  与舆论大多以准确与否判断研报不同,日信证券研究所所长刘传葵认为,证券研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证券研究的实质是逼近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

  不同的投资者对研报有不同的需求和解读。马俊生表示,投资者的主体不同,其参与资本市场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不是所有人均以二级市场的涨跌为评价标准。为谋求产业链的控制权,有的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估值可能超出分析师基于基本价值判断的估值;有的投资者谋求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其一级市场的投资收益,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可能低于分析师的估值;为获取长期、稳健的收益,保险机构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与公募基金也不尽相同。因此,即使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得非常透彻,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也非常准确,但由于分析师对股票价值的判断仅仅是基于特定二级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判断,与股票实际走势有较大出入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研报的分析研判,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杨晔表示,研报都是在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框架和逻辑,在一定假设和前提之下,使用某些模型和分析工具,得到关于经济形势、行业景气、股票市场波动方向与幅度等方面的分析判断。因此,投资者在阅读证券研究报告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关注诸如经济增速、市场涨跌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目标价格等结论,更要特别注意得出结论的前提、假设以及推理逻辑、分析方法和工具。

  “我们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简单接受研究报告给出的买卖结论并直接进行投资操作。”周金涛表示,投资者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证券研究报告对其投资产生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近期的天价攀钢钒钛乃至集体推荐高铁板块,使券商研报再遭质疑。舆论抛出了“N宗罪”——券商是否研究能力不足?是否未能尽职调研?是否涉嫌利益输送?为何预测屡屡不准?诸多质疑直指券商研报是否恪守“独立、客观、公平”的应有之义?

  在这多事之秋,11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回应市场关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研究业务十年间的变化显著,少数“害群之马”不能抹杀多数分析师的勤勉敬业。证券研究的实质是逼近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研报要达到精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投资者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证券研究报告对其投资产生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散户投资亏损谁之责?

  当研报与事实出现偏差时,不少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认为听信了研报才导致投资受损,更有投资者表示要状告券商。对此,券商表示很无奈。

  一般来说,为了保障研究成果的合法权益和避免不必要的社会风险,各家证券研究部门都在证券研究报告的显著位置刊登免责声明。尽管如此,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俞忠华表示,证券分析师也有无奈的时候,部分个人投资者通过间接途径获得证券研究报告,但由于这些投资者受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准确理解专业投资者的视角、判断标准、投资周期和风险控制机制,在投资发生亏损的时候经常归咎于证券分析师,而在投资盈利时却往往归功于投资者自己的敏锐判断。

  “证券研究报告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一般用于服务机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要由专业人士解读,并不是一个大众消费品。”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认为,正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专业的群体,对研究报告有着专业的解读能力,卖方研究才有了需求,才有了蓬勃的发展。同时,由于一直以来缺乏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比较专业的证券投资顾问,证券研究报告很难转化为适合个人投资者理解的研究产品并转化成个人投资者的生产力。未来随着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证券研究报告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近。(记者 蔡宗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