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新大股东仍不改组董事会 *ST九发重组雾里看花

2011年08月01日 15:57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因讨论处置公司惟一资产,*ST 九发(600180)7月26日起停牌5个交易日,外界大都把此举理解为公司准备净壳待重组。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拟处置的烟台紫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宸投资”)在当初注入后不久就发生估值缩水,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至今无人承担责任。而以财务投资身份入主的新任大股东,在接手*ST九发两个多月后,仍未改组公司董事会,且在掏出1.9亿元真金白银取得3740万股后,声称1年内无重组计划,这一切都使*ST九发的重组前景越发扑朔迷离。

  拟处置贬值资产

  7月26日开市前因重大事项未披露被临时停牌的*ST九发,在当天晚间公布了原因,公司拟讨论下属公司紫宸投资的处置等相关问题,由于紫宸投资是公司惟一的资产,可能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及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故自7月26日起停牌5个交易日。

  导报记者了解到,紫宸投资2010年经评估的价值为1.67亿元,按常理推断,转让价格将在此评估价格附近,不太可能获得大幅度的溢价。不过,*ST九发破产重整时获得该部分资产的价值却是3.3亿元,高达1.5亿元的贬值无人担责,由让渡30%股份的投资人承担,显然难显公平。

  根据2008年的重整方案,重组方或投资人应向*ST九发提供1.7亿元资金,且无偿注入3.3亿元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才能获得九发集团及其他股东让渡的股份。

  根据当初中银信、牟平投资签订的 《协议书》,两者同意根据重整计划安排放弃对*ST九发的相关债权,并合计向上市公司提供1.7亿元资金。在履行上述义务的同时,两者分别受让*ST九发7500万股和2000万股股权。

  根据计划,中银信、牟平投资理应完成向*ST九发无偿注入3.3亿元优质资产的承诺,但现实却是赛尚庄典充当了“活雷锋”的角色,即替代上述两公司进行资产注入。然而,其将账面价值5929.11万元的紫宸投资100%股权,作价3.3亿元注入上市公司,且无任何一方对资产公允价值出具保函的方案甫一披露,便遭到了中小股东的广泛质疑。

  事实证明,中小股东的质疑确有道理。如今,当初作为重组方之一的牟平投资已减持撤退,其2010年末对上市公司的持股已由此前的2000万股降至456万股;中银信更是在今年5月将所持7500万股全部转让,顺利逃离。在当初重组方利益得到兑现之后,理应价值在3.3亿元的紫宸投资却只能折价转让,损失留给了上市公司,这显然让当初无偿让渡了4324.55万股股权的中小股东难以满意。

  新任大股东待价而沽?

  在紫宸投资被处置后,*ST九发将变成没有任何资产的净壳,未来经营将完全取决于重组,但从新任大股东浙江新世界的种种举动来看,重组仍然扑朔迷离,甚至不排除其将所持股权再次转让的可能。

  资料显示,浙江新世界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是一家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2008年和2009年其营收仅有3596.26万元和1.03亿元,2010年更是锐减到仅300万元。这3年的合并净利润则分别为-231.22万元、2733.37万元和5827.2万元。

  在房地产市场大热的过去两年间,浙江新世界却仅有如此的盈利表现,难免让投资者对其重组*ST九发的实力产生怀疑。对此,浙江新世界坦承受让股份的目的只是财务投资。

  浙江新世界的此番表态,就连*ST九发原高管都不能理解。“拿出1.9亿元收购股权,最起码说明其账上的现金要远远多于这个数。在如今银行贷款紧缩、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浙江新世界一年不重组,要付出多高的财务成本啊。”在5月中旬股东大会之后的私下交流中,*ST九发的一位高管说。导报记者注意到,浙江新世界合并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10年底其货币资金仅为2601.9万元,以此推断,其1.9亿元的股权转让款中,不少资金都是外借,一年的财务成本压力可以想见。

  据了解,浙江新世界受让的股权已于5月份过户完毕,可直到如今,其仍未提名属于自己的董事人选,在原副总刘昌喜辞职后,*ST九发的运作还是由前大股东中银信方面把持,实在让人诧异。

  不过,根据*ST九发7月28日发布的公告,浙江新世界受让的3740万股股份将于8月2日解禁上市。停牌前*ST九发的股价为9.19元/股,比浙江新世界的受让价格5.06元/股高出不少。

  在*ST九发限售股解禁后,浙江新世界是为未来的重组进行谋划,还是利用流通机会减持或转让,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记者 段海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