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止痛剂”难以根除美经济“顽疾”

2011年08月04日 10: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日,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预案的最终妥协,仅缓解了美债短期违约的风险,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的风险已被解除,也不意味着未来美国国债违约的风险已被解除。实际上,上调“债务上限”仅仅是“止痛剂”,根源还在于目前还难看到美国经济能提供兑现减赤的基础条件。

  美国两院通过的议案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债务上限的内容,其陈述是即期上提4000亿美元,秋季上提5000亿,最后在年底上提1.5万亿,国债上限在原有基础上总共可提高2.4万亿。另一方面是匹配的减赤内容,其陈述是未来十年将削减财政支出2.4万亿,其中即刻削减财政预算支出1万亿,剩下的1.4万亿要取决于一个特别国会委员会在年底拿出的方案。总体来看,这个预案的执行需要一个匹配的新财政预算。这个财政预算我们尚不可知,因此无法定夺它的可实施性。但是,我们从现有财政预算的角度出发也可以看出美国减赤的前景如何。

  首先,根据现有的2011年美国的财政预算,未来10年间美国的预算赤字总额约为7万亿左右,如果在这一基础上削减2.4万亿支出,相当于削减现有预算赤字的34%,相当于未来十年年均赤字要收敛到4500亿左右。而从2006至2010年5年间美国的实际财政赤字来看,年均已达到8400亿,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预算的平均赤字水平要较目前的赤字水平缩减一半。

  其次,减赤无非是开源节流,增加稳定的财政收入,降低财政支出。我们按照美国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数据推导计算,发现现有预算隐含的假设有两点:其一,2012年到2014年美国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4%、20%和11%;其二,2012-2014年美国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4%、3.8%和4.8%。我们姑且假设美国政府可以大幅削减行政支出和军费开支来降低财政支出增速,但我们认为美国政府实现两位数以上的收入增速较为困难。观察近10年的数据,美国财政收入仅在2005年出现过一次两位数增长的情况,对应的名义GDP增速为6.5%。而2005和2006两年,正是美国上一轮经济周期中最繁荣的时段,因此财政收入提速的根基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上。

  那么美国经济未来几年内的经济前景又如何呢?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速为1.3%,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7月PMI快速回落至50.9,创24个月以来新低,并开始逼近枯荣线。对于一个以消费主导经济的国家来说,美国经济最主要的两个指标就是个人消费支出和就业,6月的消费者支出环比下降0.2%,两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美国民众已经开始削减消费支出。就业方面,6月美国的失业率已回升至9.2%。

  而美国经济出现超预期的疲弱,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其一是自然动力的削弱,主要是房地产去库存导致的结构性问题;其二是汽油价格上涨抑制了个人消费支出。后者可以随着油价的回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是一个短期及周期性的因素。前者则是一个结构性的长期问题,可能会困扰美国经济数年。我们这里简单的举三方面的数据供思考。从总量数据来看,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实际GDP总量最高达到13.3万亿左右,住宅类投资和建筑投资(主要是商业地产)的固定资本形成额接近1.1万亿,约占实际GDP总量的7.5%。2011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总量重回13.3万亿美元,但住宅和建筑业投资固定资本形成额仅为6500亿美元,萎缩了35%。从就业来看,金融危机中,美国共损失接近6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280万个岗位的削减来自建筑业。从通胀走势来看,在美国的私人消费结构中,居住类价格在CPI中的权重为42.69%,隐含的意义在于只要居住成本不通胀,那么美国的核心通胀率就无法显著上升。因此,一个可能的局面是,未来美国经济会越来越像日本,可能会长期伴随着“通缩”的影子。从这三个维度所反映出的结构性问题来判断,我们倾向性认为在未来3至5年间,房地产去库存和经济去杠杆化进程将导致美国潜在增长中枢下移0.5至1个百分点,由3%回落至2%或2.5%。

  也就是说,在2012-2014年间,即使考虑在两次QE之后的广谱通胀因素,美国的名义GDP增速也只能达到4-5%(2%至2.5%的实际GDP增速+2%至2.5%的通胀率)。这样看来,在自然增长率下移的环境中,美国政府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增速较难实现,美国政府提出的未来10年削减2.4万亿的财政赤字可能更难以实现。

  实际上,“债务”问题仅是美国经济循环体系问题的“放大镜”。如果美国经济不能寻找到填补房地产在经济中形成的“缺口”,那么美国政府将周而复始的在财政和货币这两个角度中寻找催化经济回归正轨的“药剂”。因此,站在中期角度来看,目前还无法看到美国国债违约或被下调的风险已经彻底消除,即在QE1、QE2之后,不排除会有QE(N)的可能。 □长城证券 王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