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久违中阳欲破“M顶” “2437大考”是否结束?(2)

2011年09月08日 09: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阳吞阴”后机构仍喊“慎”

  反弹耐力需看8月CPI数据脸色

  □记者 曹阳

  7日,伴随着成交量的略微放大,A股迎来了久违的中阳线,上证综指45点的上涨基本补上了9月2日2517点的向下跳空缺口。分析人士认为,内部政策预期的改善与外围股市的企稳共同促成了A股的技术性反弹;但是目前的政策面与资金面仍不支持A股大幅反弹,后市反弹的延续与否仍取决于周五公布的8月CPI数据能否如期回落。

  内外因素触发技术性反弹

  海外方面,为应对欧美经济问题,多国央行扎堆议息,欧美股市企稳迹象明显。国内方面,随着存款准备金上缴基数的扩大,对存准率可能下调的预期愈加浓厚,在8月CPI很可能回落的背景下,政策紧缩预期有所松动。在“内松外稳”的预期推动下,昨日沪深两市迎来了难得的普涨行情。

  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曾宪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昨日市场的反弹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首先,前期市场主要跟随欧美股市下跌,在欧美市场恐慌情绪减轻后,A股自身的修复功能在起作用;其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明显回调,在消化掉新股加快发行的利空后,短期资金面略有宽裕;最后,随着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加重,市场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增加。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短期来看A股已进入阶段性底部区域。从成交量来看,近期市场情绪持续低迷,杀跌动能不足,而上证综指在2400点至2500点区域已充分反映了此前的悲观预期;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机构配置低估值权重股的比例此前一直在下降,而前期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多杀多,蓝筹股筹码的分散使得后市指数下跌的空间也较为有限;而从资金面来看,由于央行的对冲措施较为充分,11月之前准备金缴存范围的扩大对资金面的实质性压力并不大。针对昨日的反弹,张忆东认为,除了指数有技术性修复需求以外,在指数下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海外市场的企稳与政策进入观察期的判断对反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反弹高度有待检验

  昨日沪深两市的反弹对提振A股市场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A股整体成交量并未明显放大,表明投资者对后市走势仍存在一定分歧。在此背景下,即将公布的8月份CPI数据或是决定反弹延续性和高度的关键因素。

  兴业证券张忆东表示,市场传闻的存准率下调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目前政策的主要目标仍是抑制通胀;不过,有消息称央行之前为控制信贷投放过快增长而针对少数银行进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将于9月15日到期且不再延续,如此一来将对资金面预期释放良性信号。此外,预计8月份CPI数据在6%左右,通胀回落的趋势较为明显,通胀与政策调控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然度过,政策或将进入真正的观察期。因此,只要8月CPI数据不大幅高于预期,反弹就有望延续。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琢也认为,8月CPI同比增速将在6%左右。她还指出,未来A股市场表现应该会好一些,但是不要指望有大反弹,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政策环境和流动性环境都不具备产生大幅反弹的条件。

  光大证券曾宪钊认为,目前市场一致预期8月份CPI高位略有回落的概率增大,短期内央行收紧货币的力度会适度平衡。虽然暂时看不到政策的明显变化,但在欧美市场稍作休整的情况下,A股的估值需要进一步休整,因此A股将适度反弹,但受压于2550点附近的压力。2437点虽然是目前A股的重要支撑,但经济缓步下行、重心回落的格局并没有彻底改变,同时,深成指也一度跌破8月9日低点,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明显的政策刺激,A股后市仍有考验2437点的可能。

  此外,G7峰会本周五将于法国马赛召开,商讨如何采取行动来振兴日益放缓的全球经济,届时宽松货币政策或将定调,必将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光大证券曾宪钊认为,即将召开的G7会议有利于全球央行讨论出宽松货币政策如何传导至经济增长方面,如果全球经济企稳,那么A股市场将重新修复估值,结束估值不断下行的格局。

  对于后市行业板块的选择,民生证券张琢认为,政策有驱动、业绩有支撑的行业,包括计算机、传媒、航空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存在一定机会。光大证券曾宪钊则认为,通胀后期化工行业将受益,在磷化工、化肥的带动下,短期机会较为明显,此外,在国庆前后和内需启动的背景下,旅游板块也值得关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