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大盘加速探底 股基9月伊始陷入全线亏损

2011年09月14日 09:4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外“黑天鹅”乱飞,国内“政策底”若隐若现,这些因素给A股市场造成了致命一击。进入9月份以来,大盘的加速探底导致偏股型基金净值严重缩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8月底时尚处于微弱盈利边缘的20余只股基眼下已纷纷沦为亏损一族。

  >>现状 逾半跌幅超过大盘

  受A股持续震荡的影响,偏股型基金表现尤为惨淡。来自天相投顾的统计显示,截至9月9日,受股市大幅下跌影响,今年以前成立的391只开放式主动型偏股基金的单位净值平均下跌了12.1%,跌幅大于同期上证指数(-11.05%)和沪深300指数(-12.06%)跌幅。391只基金中仅有一只平盘,其余基金的单位净值全部下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跌幅超过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已高达214只,占所有主动偏股基金的半数以上。这214只基金中,有20多只基金的单位净值跌幅超过20%,其中银华内需精选以-25.15%位列跌幅榜第一位,融通内需和融通景气分别以-24.88%和-24%的跌幅紧随其后,成为三大“亏损王”。

  从今年以来的表现看,偏股基金整体上没有显示出其专业投资的优势,表现甚至不及大盘。对此,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受力不均,行情轮动频率加快,板块呈现出结构性特征,比如前期还风生水起的水泥股而今却深陷泥潭,这样的变化着实让基金布局备受考验。偏股型基金业绩乏善可陈,原因还在于重仓股的沉沦。以目前表现最差的银华内需精选为例,其重仓的兴蓉投资、万邦达、海南橡胶等个股不仅在前两个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进入9月份也是鲜有上涨。

  >>亮点 中小公司表现出色

  记者注意到,与行业整体表现萎靡相比,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表现出色,其中新华基金旗下两只基金——新华优选成长和新华泛资源优势在8月底之前均取得了正收益。相比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新华泛资源优势以“资源”和“仓位”优势在业内领跑,9月以来的表现也相对抗跌。

  另一家有出色表现的是今年以来以“攻防有道”而著称的东方基金。东方基金旗下基金的业绩今年以来整体表现相对抗跌,形成了不多见的“集团军”效应。银河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东方基金旗下的东方策略成长、东方精选混合、东方龙混合成功跻身同类产品前十之列,入围收益排行第一梯队。其中,东方龙混合基金收益更是跃居同类产品之首,投研实力凸显。

  相比于几只“亏损王”重仓股的不给力,新华泛资源优势基金经理崔建波却挑到了好股,“二季度初,我们观察到航空数据这一领先指标下降较快,再加上其他相关数据的佐证,作出了中上游行业开始去库存化的判断,对投资重点进行了相应调整,把配置重点放到一季报较好的行业及个股上,如地产、煤炭、金融、白酒、医药等行业,减持了有色、汽车、建材等行业景气度从高点开始回落的行业。这一判断最终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后市 六成公司继续看空

  受赚钱效应消失的影响,本周新发基金也开始减速,仅有一只新基金进入发行。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对基金公司进行的多空调查显示(观点采样日期截至9月13日),基金公司看空比例为58%,看多的仅占21%,看平的占21%。多数基金公司表示,公司有意避开在目前的低迷行情发行新基金,而等待时机合适时再发行。

  谈及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新华泛资源优势基金崔建波表示,整体来说,下半年宏观经济和股市都将呈现筑底回升的趋势;具体到行业来说,看好与保障房相关的房地产企业、饲料、水利、高铁零配件、TMT(数字新媒体)、白酒以外的奢侈品、中医药保健品等;而在四季度后期到明年一季度,看好煤炭、有色、化工、机械、建材等中上游产业。

  东方基金方面则表示,目前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对民生、水利等方面的投资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因素,而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市场的自我调节,未来通胀将得到控制,紧缩政策将有微调,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基于此,国内经济将表现出软着陆的特征,A股估值修复可以期待。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张剑辉提醒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次新基金具备建仓优势,“一方面,市场处于估值底部,次新基金具备低成本布局的优势;另一方面,在市场宽幅震荡行情中,次新基金股票仓位一般较轻,调仓成本更低。对于次新基金的选择,投资者可更多关注管理人实力、基金经理既往投资管理能力,其中兴全绿色、鹏华产业、华商价值、大摩策略等可重点关注”。

  本报记者敖晓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