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大盘下探2437点"步步惊心" "潜伏"窗口或已开启

2011年09月19日 08: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盘下探2437点“步步惊心”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进入九月份以后,A股市场重心再度下移,沪指反复考验8月份恐慌低点的支撑,市场热点匮乏,成交大幅萎缩,投资者似乎已经提前进入“十一”黄金周的休假状态,弱势格局彰显无遗。我们认为,从中期来看,在宏观环境未发生向好改变的情况下,市场弱势格局难以有效转变,不过这同时也提供给了投资者“潜伏”的良机。

  弱势格局暂难有效改变

  通过这两周的表现来看,大盘前后两次下探2437点支撑,虽然均有惊无险,但这并不意味着2437点的危机已经解除,短期市场弱势格局难以有效改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推动市场持续上涨的动力仍未出现。虽然8月份PMI止跌回升,但未来随着出口形势的不佳,该指数会否出现反复仍有待确认。同时,8月CPI环比仍上涨0.3个百分点,且从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以及统计局和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等显示,9月份受双节影响食品价格多数上涨,且9月5日至9月11日当周鸡蛋零售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再次刷新年内新高,预计9月CPI仍将维持在高位。此外,管理层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由此可见,在国内经济增速是否真正企稳,通胀是否已经见顶等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很大争议,加之政策难言放松等因素,支撑A股持续上涨的人气难以有效聚集。

  其次,场外资金入场意愿不足。A股在连续下跌之后变的越发沉闷,低迷的成交使得股票流通的功能大大降低。虽然在本轮调整过程中基金一路下调仓位,目前有充足的作战筹码,但从9月份以来的交投状况来看,两市成交额始终在1000亿左右徘徊,表明目前机构投资者持续入场的意愿明显不足。

  再次,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三年前的9月15日,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血雨腥风。三年后的今天,虽然各国已经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但经济复苏程度却大不相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且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始终挥之不去、评级机构又借机煽风点火……在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冲击下,大盘重心上移难度较大。

  最后,套牢盘的压力。从沪指日线走势上可以看到,在2600点上方是为期近一年的整理平台,积压了较重的套牢盘,这或注定了市场磨底过程将较为漫长,短期弱势震荡难以有效改变。

  机会或在风险中孕育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需的耐力”。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正好适合当下。如果在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下市场出现恐慌性杀跌,那将是“潜伏”的有利时机。

  一是低估值优势支撑,市场出现系统性大跌的风险不大。A股市场在2009年复苏式的上涨后经过连续两年的震荡调整,目前全部A股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3倍,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0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与998点和1664点时相当,这就说明在无外因的拖累情况下,市场系统性风险已经不大。不过,随着半年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渐浮出水面,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中报业绩增速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前期大幅炒作的中小盘题材股等局部风险需要防范。

  二是市场中的机会逐渐超过风险。近期三组数据说明目前市场处在较为困难的时刻:其一,央行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股票投资者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二,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9月5日至9日新增A股开户数连续第三周减少,是今年6月上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说明场外资金入场意愿显著下降;其三,上周沪指平均换手率始终保持在0.25%以下,也显示市场参与交易的意愿极低。所谓世间万物皆有盛衰荣枯的规律,股市亦有道。股谚云:“行情总是在恐慌中见底,犹豫中上涨,乐观中死亡”。近期A股市场经过调整基本涵盖了不良的预期,即使后市击穿了2439点,下行的空间也将十分有限,反而提供了建仓的机会。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仍处在艰难的磨底过程中,这就要求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力,并在恐慌中敢于伺机进行潜伏。具体操作上,建议中长线投资者,一是对于优质个股要有坚定持有的勇气;二是仓位轻的投资者要敢于低价分批买入业绩预期较好的个股。而短线激进投资者可以捕捉事件性的炒作机会且波段操作。

  上证综指日K线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