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A股连迎巨量IPO 新股发行两难困境如何解 (3)

2011年09月27日 13: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弱市大抽血 新股发行改革之辩

  A股市场新股发行节奏不减 再次暂缓IPO呼声渐起

  在A股市场连续大幅下挫过程中,IPO和再融资等市场“抽血”的节奏却没有放缓,在计划募资合计高达345亿元的中国水电、陕煤股份即将登陆A股市场的同时,证监会周三(9月21日)还大手笔核准了多家上市公司募资总额累计高达35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甚至还有包括东吴证券在内的20家企业预披露招股书。

  对此,业内不少专家纷纷呼吁监管层应当重视市场的运行状况和承受能力,尽快暂缓IPO和再融资,为疲弱得不堪一击的A股市场作长远发展的考虑。

  新股发行是否该“缓一缓”?

  今年以来,沪指累计下跌6.5%。但不少散户感觉到的损失远超过这一幅度。与A股的下跌同时,A股从2010年开始的万亿融资拉开了融资规模飙升的序幕。不少散户呼吁暂停新股发行。但同时,也有媒体指出,新股停发不足取,市场参与各方应该坚定市场化改革信心,打破对行政干预的依赖,“要相信尚福林主席,更要相信市场。”

  整个A股市场是什么状况,这几年下来应该很清楚了,投资者是该继续相信这样的市场?还是要相信这个市场在进行市场化?不管相信哪一点,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样的成本谁来承担,很明显,是我们这些投资者。而相信的后果是什么?很明显就是赔钱。融资者却在圈钱。

  股民专家热议:A股要不要计划生育

  今年,中国内地股市行情如羸弱的病人,“一天不如一天”,初步统计,A股总市值目前已较去年末缩水3万亿元。而尽管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破发潮”,股市IPO依然“健步如飞”,今年以来发行新股已达226只,融资金额和数量再夺全球榜首。上周,下半年重磅大盘股中国水电即将上市的消息又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上证指数拖向2400点低点。

  股民揶揄,中国股市进入了“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但也有人表示,这正表明A股走向市场化。那么,A股需要计划生育吗?

  股市"重融资轻回报"何时能改

  事实上,股市涨跌并不取决于扩容与否。但A股长期以来“重融资轻回报”的特色,让投资者面临着“高风险低收益”的困境,而在股市低迷期间推出的巨型IPO才由此被视作“众矢之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种倾向不改,融资者最终很可能会收获新股发行受阻的苦果。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重融资轻回报”的现象得不到改观,股市继续低迷,投资者“用脚投票”,等待融资方的可能不仅仅是“破发”,而是新股发行失败。这对于投资者和融资方来说,无疑是一个双输局面。

  市场化运作让新股发行更合理

  现在新股发行的大方向是市场化,如果人为的控制新股发行节奏,显然也是不符合市场化方向的要求的。因为新股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杜绝行政干预,让拟上市公司自行根据行情判断何时上市、何价上市。

  这一点,监管层就曾明确表示,今后IPO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内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就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的选择做更加灵活的安排。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约束机制不断加强,发行人、承销商、投资者的一级市场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自主安排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有利于承销机构更加勤勉尽责地做好服务。同时,也是给予发行人更大的选择和自由,改变以往拿到批文后“机不择时、时不再来”的僵化的发行方式,有利于缓解此前出现的大规模的破发局面。

  应该说,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打破了监管层对新股扩容速度的行政控制。虽然目前A股市场即便正处弱市,但股市融资功能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新股扩容仍然保持着适当而稳健的速度。这也是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一大成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股发行市场化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像在促进新股定价更合理方面,不能仅寄希望于投资者的理性,也要有一些制度上的安排和设计。如监管层明确提出,让上市公司自己决定上市时间,这样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就很好,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给予了发行人和投行更大的选择权。

  监管层也应强化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监管。只有加强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处罚力度,才能够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促进新股定价更趋合理。

  只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新股发行机制一定会更加趋于合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