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业内人士称楼市调控难让热钱弃房炒股(2)

2011年10月27日 09:4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

  银根收紧催生信托繁荣

  深圳特区报:国家近期叫停房地产信托,这一政策目标是什么?

  华伟:对这个政策,我认为是想将资金逼到股市里面去。细算一下,中国外汇储备从二万亿美元,到现今的三万多亿美元,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些增量资金除了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外,有7000亿到8000亿美元是热钱。打个比方,在美国向银行借100万美元年息不到2%。到了中国买信托,年收益逾10%;再加上一年3%的升值,年净收益相当可观。在这种国内外资金都进入信托产品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叫停房地产信托,让理财产品失去高回报支撑,最终使资金进入股市。换个角度看,也正是监管不断收紧,才倒逼开发商去银行外进行信托融资,最终催生信托市场的繁荣。

  从另一个角度看,开发商进入信托,在短短的一年里,将信托收益从11%-13%拉高到不低于20%,于是挤压了其他行业通过信托业的融资空间。同时,开发商获得高成本资金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通过提价向市场转移,房价会更高;再者,开发商甚至可能采取“砍价”向地方政府土地供应转移成本,这样一来,地方财政的问题可能进一步凸显。

  深圳特区报:信托产品停发,对未来地产业行业有何影响?是很多企业倒闭,还是楼价下跌?

  华伟: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开发商大幅度暂停拿地,大范围推迟施工进度,而不是全面降价。事实上,只有想拿地的开发商才需要资金,卖了一部分房子的开发商则并不急着“等米下锅”。同时,房企不会采用破产的方法退出,支撑不下去,往往会选择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市场上“大鱼吃小鱼”会出现显著的寡头化倾向,从而造就更多的楼市航母,于是,因地产商实力有限、资金周转不灵而降价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3

  建立经适房进入和退出机制

  深圳特区报:地产业被看作中国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一些人对此有所质疑,这一政策会改变吗?

  华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的中国,房地产业必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引擎。即使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期,房地产业仍会通过二手房的交易成为主体,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事实上,欧美日莫不如此,中国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宏观调控并不矛盾。调控目的是让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更健康、稳定、安全地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

  在中国外需饱和、国内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怀疑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没有必要,问题在于不要让其成为唯一的支柱产业。事实上,地产业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早已是“超负荷”。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楼市繁荣,内需会是何等暗淡,中国经济是不是还能繁荣到今天?

  深圳特区报:国家近年来大建保障房,是不是在为之前住房政策“补漏”?

  华伟:首先,政策出台时,欧美经济已经见底但还未明显回升。对中国来说,每年有“保八”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来保证15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的顺利就业。1000万套保障房既能给中低收入家庭以“盼头”,又给市场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还可以观察欧美情况再作下一步的调整,是一种可进可退的“防守型”的政策。

  住房政策过去的失误,在于即使开发出经济适用房,可仍要穷人去买,而不是租。在现行财税政策下,要让更多穷人租经济房,形成一个动态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才是可行的办法,否则今年盖的1000万套卖完,明年后年怎么办?

  换个角度想,即便房价下降,穷人照样买不起房。有钱人则可买更多房,同样加剧贫富差距。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实际上是应保证其居住权而非产权,而买得起房的人则继续享受持有物业带来的财富增值,后者在居民缺乏有效投资途径的现实环境下尤为重要。总之,居住权不应该由房价下降来实现,而要在保证行业竞争的前提下,对穷人用特定“转移支付”来实现,不能因照顾中低收入者而让楼市的效率降低。 (记者  谭德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