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沪指收市重挫2.48% 大盘整理行情还要继续

2011年11月17日 07:2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沪指收市重挫2.48%大盘整理行情还要继续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与前几个交易日大盘的犹豫走势相比,昨日市场走势很坚决,上证指数大幅跌穿2500点整数关,并创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暴跌之下,沉寂了许久的看空声又再此起彼伏。不过,从A股历史上看,两次底部上证综指估值均出现与美股接轨现象,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再与欧美接近,鉴于已处历史低位的A股估值,面对暴跌,不少基金经理依然坚持认为目前是长线资金入场的较好时机。

  昨日A股市场遭受重创,上证指数大幅跌穿2500点整数关,并创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国际资金流入速度剧降引发流动性担忧,商务部对于未来出口形势的悲观预期更进一步加剧市场跌势。上证指数收市报2466.96点,跌2.48%;深证成指收市报10313.33点,跌2.55%。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1826亿元,较前天放大一成。

  昨日各大行业全线大跌,非银行金融、煤炭开采、传播与文化、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行业跌幅均超过3%。

  基金看市

  暴跌未改基金长线布局

  A股估值向国际化靠拢迹象明显

  “周三的下跌主要是受再开国际板传言及IMF、世行等对国内房地产带来银行体系坏账担忧等多重利空消息影响,引发市场担忧。但是目前A股估值水平较合理,向国际化靠拢的迹象较明显,投资者可把握长期投资时机。”泰达宏利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咏辉向记者表示。

  A股估值与欧美接近

  报告显示,A股估值水平从 2000年的40倍逐渐回落至13倍左右,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与欧美接近。A股历史上的两次底部分别在2005年和2008年,上证综指估值均出现与美股接轨现象,并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时间跨度也在缩短。

  “投资要有好股票,也要有好时机。”财通基金投资部副总监、财通价值动量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吴松凯也认为,目前是长线资金投资的较好机会。

  把握价值投资好时机

  “将眼光放长,沪深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而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却达到历史高位,即上市公司盈利不断增长,而其价格却跌至历史低位,这正是价值投资的好时机。”吴松凯表示,目前沪深300市盈率低于12倍,市净率低于2倍,历史上仅2005年、2008年市场大底时出现过;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在7倍左右,这更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估值低点。

  “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资金最紧张阶段已过去,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股市或将迎来一个比较温和的震荡向上的慢牛走势。”在国投瑞银跨年度投资策略上,国投瑞银投资部副总监、国投瑞银新兴产业拟任基金经理徐炜哲指出。

  提醒:

  周期股大涨的可能性较小

  报告显示,尽管一些大型公司估值相对合理,但细分数据与总体数据显示实际市场品种结构化风险突出。

  对比A股与美股主要行业历史估值水平可以看出, A股银行业估值水平较低,化工、纺织服装、保险等行业估值溢价幅度相对较小。王咏辉认为,随着“十二五”产业规划进入密集发布期,包括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将陆续推出,可重点跟踪此类机会。如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涵盖的行业与政策主导方向相对契合,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徐炜哲则认为,煤炭、银行等周期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主要的投资机会仍将聚焦于成长性公司,而成长性公司普遍集中于广义的新兴产业中,经过上半年股市的调整,部分估值偏低的成长性公司已进入可投资区域。谈及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取向,徐炜哲透露,会更关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

  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柳杨指出,行业选择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传媒、环保、物联网等受政策鼓励的新兴行业,将会受到资金关注。第二个方面是临近年报发布期提前布局有送转预期的个股。(记者吴倩)

  资金动向

  A股大幅流出逾250亿元

  资源医药股抛压沉重

  A股市场昨日重挫。根据各大财经网站提供的资金流向数据,两市资金呈大幅净流出态势,流出金额超过250亿元。各行业全线遭到抛售,资源、医药股等抛压尤为沉重。

  截至昨日收盘,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A股流出金额254.6亿元。无一行业录得资金流入,医药、机械、有色金属、化工、煤炭采选板块均流出逾10亿元。

  新浪财经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净流出129.65亿元,深证成指流出138.34亿元。有色金属、金融、生物制药、机械、煤炭等板块流出金额在10亿元以上。

  腾讯财经数据显示,A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72.1亿元,散户资金流出122.34亿元。银行、有色金属、煤炭、房地产、医药等板块遭到主力资金大力抛售。

  和讯数据显示,A股流入流出成交差额-269.75亿元,占大盘全部成交的14.66%。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石油化工、采掘业流出超过20亿元。(全景 陈丹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蒋妍】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