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分析师不看好收官行情:跌破2300只是时间问题(2)

2011年12月02日 11: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电价调整会否增加通胀变数

  主持人: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从12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每度上调3分,同时将实行阶梯电价制度。这会不会给通胀平添一些变数?

  徐一钉:电价上调,并规定煤炭涨价上限是5%,显示管理层考虑要减轻电价上调对通胀的压力。上调电价会给一些企业增加负担,但只要国际大宗商品走势相对平稳,国内电价上调对通胀的压力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

  杜亮:减轻了发电企业压力,对电网公司有那么一点影响,但不是太大。居民用电暂不上调,没有具体说居民电价未来怎么调。只要居民用电不明显上调,短期对通胀的影响是很小的。终端销售电价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电企业成本,但最终整体核算下来,对终端产品的价格影响也不大。

  主持人:目前通胀高位徘徊和通胀快速回落的观点似乎都很有市场,两位嘉宾认为后市通胀将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徐一钉:虽然现在通胀高位回落,但新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海外市场虽然短期流动性注入缓解了欧债危机,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得到根本性解决。相反,越是在欧美联手救市的这种大背景下,越是意味着欧债危机比较严峻。全球市场动荡,对国内通胀的影响可能是偏负面的。这也给国内政策调控增加了难度,既要考虑国内的因素,也要考虑海外的因素。全球资金泛滥将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过来可能会对我国产生新一轮输入型通胀压力。

  杜亮:输入型通胀未来还是一个推动国内通胀上行的主要因素。另外,人口红利对通胀的抑制作用在逐渐减小。随着产业升级,产能过剩对通胀的抑制也会逐渐减弱,但这应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对通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环保成本显性化,也是一个因素。最后,价格管制在短期内能缓解通胀,但长期来看价格管制有一定负面作用。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通胀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会处于相对高位。

  收官行情会否出现

  主持人:年底之前剩下的交易日,大盘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

  杜亮:应该还是震荡调整。目前不管是政策也好,市场和外部经济也好,都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期。当前市场点位也不是足够便宜,值得做非常长线的投资。我们判断,12月份收官行情可能还是比较纠结的。大家可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及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会给市场带来一定提振。

  徐一钉:近期市场走势已经反映了大家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会议结果对市场应该是正面的。但目前A股市场面临着国际上很多负面因素的压力,同时,A股市场还是显得增量资金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年底之前的行情应该是依托2300点平台进行震荡,但我们认为最终还是要向下去寻找支撑。至于说这个整理平台是否会在今年年底跌破,可能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就年底的投资机会而言,如果机构要使它的年终业绩扭亏,那么其重仓股票是减少亏损的一个线索。在诸多不确定性面前,可适当关注防御性较强的板块,比如医药等。

  主持人:最近房地产调控不断被媒体报道,您是怎么看待房价和地产板块走势?

  杜亮: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一马当先反弹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因为它最缺钱。它给出的融资利息是最高的,一旦资金放松,不管政策怎么调控,怎么管,这个钱还是会绕到房地产,给它提供更多的喘息机会。短期来看,3500亿元到4000亿元的规模不会都进入房地产,只能是让它稍微喘息一下。目前房地产行业调控还仅处于第一阶段,降价仅局限于新开楼盘。如果投资者继续观望,它会影响到二手房交易,进入调控的第二阶段。进入调控第二阶段以后,第一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才会紧张起来。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能会受不了,这个受不了的企业主要还是在最高点拿地的企业,2007年高点和2009年高点买了很多地的企业的资金链肯定会比较紧。

  主持人:很多网友也在积极提问,有网友问在年底应采取什么操作策略?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徐一钉:投资者在年底这段时间可以把控制风险放到第一位。如果现在仓位不是很重,在市场冲高回落后,看一看有没有领军板块出现;如果没有,投资者不妨以控制仓位来控制潜在风险。

  杜亮:第一要控制仓位,第二要看市场走势。短期市场很难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反弹。由于热点变化特别快,因此短期宜在控制整体仓位情况下,适当参与一些有政策利好的板块。

  徐一钉:顺便从生肖角度来预测一下年末收官行情。2011年是兔年,从生肖角度来看,兔子有个特点,就是胆小,兔子是非常谨慎的,俗话还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因此,在农历兔年,热点板块有限,持续性也不好。这种情况对投资者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高的操作技巧,短线投资者要想在年末市场获取收益预计很困难。 记者 孙见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