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公司扎堆新药研发 “牛股”过临床关方验真身

2011年12月13日 10: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6年开始,医药创新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进入2011年,各项政策划定了未来5年生物医药的研发方向。10大类疾病的防治和生物技术药物成为产业重点。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均提出,要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疗性疫苗和抗体药物;将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出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

  在“新药更新、大药更大、平台国际化”的目标定位下,重大新药创制“十二五”专项也对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内的10大类药物研发给予财政重点扶持。资金扶持总规模达到空前的400亿元人民币。

  受政策刺激,尽管年内大盘因宏观经济下行呈现弱势,部分医药股却表现出色。华神集团(000790)、江苏吴中(600200)、冠昊生物(300238)、翰宇药业(300199)、千红制药(002550)等公司股价均出现强劲的支撑或可观的涨幅。这些公司的抗肿瘤药物、植入型医疗器械或多肽药物,与政策的主导方向也均相符合。

  工信部权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除抗体药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等发展重点外;植入性医疗器械也被《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列为先进医疗器械的重点方向。在化学制药发展遭遇瓶颈、国际“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到期潮来临、由“治已病”到“防未病”转变的大背景下,政策扶持品种有望获得快速发展机遇。

  据介绍,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药企研发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为1%左右,创新体系仍不完善,技术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产品结构急需升级。政府致力于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至“十二五”末,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5%以上。

  在前11个月VC/PE发生的175起并购交易中,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并购呈现突飞猛进,位居VC/PE参与各行业并购首位,显示出生物医药研发的投资机会被高度重视。

  重庆啤酒(600132)乙肝疫苗临床试验的接盲报告数据仍未完全揭晓,与安慰剂同效的担心令公司股价走过了一场连续跌停之旅,这家啤酒公司13年来对乙肝疫苗的投入遭到质疑。如同一场“陨石雨”,投资者心中最亮的明星坠落为伤人的石头。其跌去的可能不仅是“啤酒沫”,还动摇了投资者对医药研发的信心。

  不管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的最终命运如何,公司投资者的惊慌表现开始令业界和市场反思,药品研发高收益的另一面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不争事实。政策支持、一些重病发病率走高、新药高毛利为A股上市公司药品研发提供了外部环境,但只有迈过临床转化医学的“死亡峡谷”,才能真正完成新药研发的“炼金术”,相关的“牛股”也才能验明真身。

  重病难消解

  卫生部网站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增长最快的国家,2008年以来,慢性病患者超过2.7亿名,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年死亡人数的80%。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增速开始超过GDP发展速度。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是占死因前列的慢性病。全球前20大治疗领域中,2010年心脑血管用药销售金额占18.9%。国内心脑血管用药在医院终端西药中排名第三,在医院终端中药中排名第一。

  至2011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2亿人,糖尿病患者近1亿人,而美国同期的数据分别仅为7640万人和183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有60.7%的糖尿病患者以及相当数量的高血压患者未被诊断。

  2006年开始,中国心脑血管死亡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王文介绍,即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直至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才会出现拐点并逐步下降。

  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治疗费用不到200亿美元,而美国2010年的治疗费用数额高达5032亿美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位中国患者年治疗费用不到100美元,而每位美国患者年治疗费用高达6586.39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医药市场蕴藏的巨大空间令人充满想象。

  伴随经济发展,中国的疾病谱正向发达国家类似的方向发展,但将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WHO的数据显示,所有癌症死亡中,7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精神性疾病导致的自杀中,约有86%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如果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计划免疫,预防乙肝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就能够预防高达20%的癌症死亡。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表示,为适应疾病模式转变,卫生工作重点要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医疗机构走向社区、走向家庭。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医疗服务和医疗诊断的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