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入围两融标的成分水岭 指数基金交投凸显两极分化(2)

2011年12月19日 10: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结构性矛盾困扰

  事实上,自证监会单独为新基金申报开设指数基金通道之后,指数基金发行出现井喷。为了方便投资者参与,这些新创设的基金也大多可在一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据Wind统计,目前市场共有开放式指数基金153只,其中2009年以后发行的有139只,大部分的指数基金都是近两年才创设并上市的。

  但在指数基金发行热的背后,却存在很多结构性的矛盾。从最热的ETF来看,王军辉认为,机构投资者所需要的宽基指数已经基本够用,目前缺乏的是跨市场ETF、分行业ETF。尽管业界已呼吁多年,但跨市场ETF仍然未获准发行,这使得参与市场套利、期现套利以及对冲的机构投资者成本上升,也不利于其对市场做出更为快速有效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从ETF交投看,尽管竞争激烈,一些新的指数却可以获得市场积极参与,这不能不归功于指数本身独特的魅力。以易方达创业板ETF为例,这只12月份刚上市的ETF,尽管没有列入融资融券标的物,但目前交投却在ETF中名列前茅,不到6亿元的规模,上周五成交额就达到6351万元。主要原因是该指数为两市唯一挂钩创业板的ETF,具有独特性。

  目前,一些基金经理较为看好的分行业ETF也可以考虑创设。“近年来主动型的行业基金已经逐步在开发,指数公司也在积极开发新的行业指数,下一步可考虑开发一些被动型行业指数基金,更便于机构参与。”深圳的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外,有机构投资者建议,基金公司可以开发固定收益类或绝对收益的指数产品,该类产品在国外较为常见,但在国内却几乎是空白。

  而仔细分析上市基金的持有人结构,就可以发现,券商是新基金发行时认购的主力。不过近两年来看,这里面也有“注水”的成分。随着市场持续低迷,帮忙资金比例增加,有些券商资金在基金一上市,就迫不及待地在二级市场卖出,这是次新基金迅速缩水的主要原因,也会令真正的投资者退避三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基金公司对此却表示无奈,在发行方面,明明知道这样的手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为了冲首发规模,只得默认其成为业内的“潜规则”。

  而部分券商的短视也令投资者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12月初ETF开始参与融资融券的数据看,目前部分券商只提供沪深两大交易所交易最活跃的各两只ETF基金。有些ETF券商因为手中无券,无法满足具体某些券种的融券需求,单日交投连续为零。“国外ETF有做市商制度,加上衍生品多、市场培育快,而国内缺乏做市商,加上基金公司培育二级市场的主动性很低,这些均导致一些指数只能默默无闻、交投黯淡。”深圳交易所基金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取经海外经验

  “事实上,在亚洲比较发达的H股市场,在联交所挂牌交易的ETF基金中,交投冷热不均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其中历史较为悠久的安硕A50基金,几乎每日交易量都可以与前十大超级蓝筹媲美。而近几年一些分区域的主题ETF,有时单日交易量也不足十万港币,甚至单日出现零交易的情况也不少见。”香港一位中资券商高级主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介绍,在挂钩大陆股票的ETF中,投资者的参与度均会不同。

  如果仅仅将交投旺盛寄托于机构投资者,实际上会出现很大的波动,这位高级主管表示。近几年来,香港也推出“强积金”计划,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将个人账户的部分资金用来买基金,其中就有不少人选择了ETF基金。这对于ETF基金的管理人来说,有了持续稳定的资金申购。“据我所知,这与大陆推行的基金定投类似,但目前基金定投很多是集中在银行渠道,上市交易基金基本上没有这个功能,券商推行也并不积极。”这位高级主管说。他建议,可以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年金做类似的尝试。

  囿于制度因素,很多基金公司希望的做市商制度、社保开放投资等仍未开闸。有基金公司建议,我国或许在指数基金授权上,可以仿效国外的成功经验,一些优秀的指数允许多家授权,而不是目前的独家创设。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基金公司在促进上市基金二级市场交投活跃方面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上,而产品创新也主要集中在创设分级基金上。的确,同为LOF产品,挂钩同一指数的分级指数基金交投明显超越未分级的指数基金,但如何与券商合作、促进二级市场交投,基金公司普遍尚未列到议事日程上。

  责编:曹淑彦 美编:王春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