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北故宫45年"0"失窃 每件文物都有防爆玻璃(图)

2011年05月15日 15:2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北故宫45年“0”失窃每件文物都有防爆玻璃(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故宫失窃案、再加上《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即将在台展出,台北故宫又一次走进记者视线。据悉,由于北京故宫失窃案,已经严重影响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到大陆的展出。

  那么台北故宫的安全保障措施如何?记者日前特别采访了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目前正在代理安全管理工作的稽若昕女士。

  人防技防犬防俱全

  不同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建造之初就按照文物展出、收藏的博物馆功能设计,是现代化建筑,具备恒温、恒湿、闭密等条件。而北京故宫原为皇宫,是木结构的古建筑群,对于文物保存来说难度更大。

  台北故宫介绍,他们自成立起零失窃,保安系统包括人员、电子设备、警犬巡逻等。安全人员超过150人,工作三班制,除每个展室都常配一名工作人员外,还包括流动巡逻的制服警卫和便衣警卫。设备保持更新。

  红外线遍布馆内外

  “我们2009年至2010年刚完成一次更新计划。”稽若昕说。据介绍,台北故宫的安全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防爆装置、感应割碎玻璃的碎音装置、红外线侦测系统。监控系统每天24小时收集整个院区的情况,红外线遍布馆内外,夜间如红外线侦测到有人在附近徘徊,警卫会上前盘查。警卫严守门禁管制,防窃、防劫、防破坏是每天的日常工作。

  每件文物都有防爆玻璃

  台北故宫的常展文物每件都有防爆玻璃罩住,据说四周墙壁与地板下面都加了防护层。专职配置的警犬住在院区,接受过防爆训练。

  当然,台北故宫是博物馆而不是“宫”,而北京故宫又有文物又是深宫,所以安全保卫工作更有难度。

  安保系统曾出意外

  本月初,民进党“立委”陈亭妃爆出猛料,3月18日,台北故宫安全系统因为断电而停摆,监控中心失灵长达6小时,且6小时内观众照常入场。

  这番爆料助燃民进党自2008年以来对台北故宫的持续批评,有人继续透露秘密:台北故宮在2009年10月20日整修施工后,安全监测系统电源已改装为不断电系统,但3月18日不断电系统变压器故障引发断电,才发现这个系统并没有备用电源,文物即刻失去技术手段保护,拖到晚上8时20分,才由台电提供临时电力启动安全系统。

  意外断电有惊无险

  这番狂轰滥炸不仅令台北故宫紧张,也惊出文物爱好者一身冷汗。台北故宫很快给媒体发出邮件解释来龙去脉。邮件说明,断电后院方立即启动紧急安全措施,10分钟内电工已开始抢修。

  此外,台北故宫不动声色地说明,断电造成监控系统失灵是设计不良,而这套系统是2004年至2007年设计施工的,“未验收即开放”,这句话令明眼人茅塞顿开:原来这是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工程。邮件指出,2008年5月20日周功鑫院长到任后,请第三公证单位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办理验收,因机电空调设计不良,有诸多缺失,目前正在仲裁协会审议中。

  台北故宫一封邮件,令记者读出政治味和“四两拨千斤”的技巧。

  幕后

  新闻

  台北故宫文物难来大陆

  台北故宫文物出自北京故宫,当年出门也只是避战祸远行,谁也不会想到一去不返,如今两岸各行业交流都在深入,两岸间探亲、办事已属平常,但台北故宫文物要回京探亲一趟还难办到。

  大概正因为出自此门,再进此门顾虑更深。台湾方面忧虑:如果物回旧宅,不归还怎么办?因此,首开两岸故宫交流的现任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也坚持:必须要有法律保障即司法免扣押条款才能到大陆办展,以确保外借文物有借有还。

  大陆至今尚无立法承诺该条款,而且与台湾实行此条款也变相将两岸关系国际化,有违两岸交流“一个中国”的原则。2009年3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访问台北故宫时,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如果台北故宫文物到北京展出有顾虑,北京故宫可以用实物抵押的方式确保“有展有还”,可惜这个提议未见响应至今也未实现。

  “国立”两字绊住脚

  台北故宫文物回北京展出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台北故宫的称呼问题,台北故宫坚持在文物说明及有关文件上使用“国立”二字。但如果台北故宫是“国立”,那北京故宫是什么?

  大陆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曾表示,虽然台北故宫不肯到北京办展,但他积极支持北京故宫到台北故宫办展。2009年10月,北京故宫的37件雍正朝文物跨海抵达台北,参加两岸故宫60年来首次合办的展览“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实现了又一突破。据了解,展览的相关文件由两岸故宫分别与同一第三方签署,再次绕过了“国立”和“司法名扣押”障碍。

  无论如何,两岸故宫的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至宝,两岸故宫的安全与合作,是两岸民众之福。(特约撰稿 陈晓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