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吴志扬吁加强两岸软性交流 称父亲吴伯雄重道义(2)

2011年06月13日 10:10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那您刚才提到了旅游,大陆有客赴台个人游,也即将开放,呼之欲出了,您能不能给观众介绍一下,桃园县有哪些旅游方面的特色,比如说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哪些景点?

  吴志扬:我们桃园基本上就是一个桃花园,桃花园就是非常山明水秀,也非常高教育水准的地方,那我们的特色就是我们是族群最融合,我们的客家人、闽南人,所有的外省人,还有这个原住民,还有新住民,都非常非常多,在我们台湾,在桃园的话最好的就是体验文化,我们这边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眷村文化、还有原住民的文化,这些都可以在我们桃园做很深度的体验,所以我们这一次安排的很多的行程,都是根据这个来安排的。

  所以你如果想要看这个原住民的话,还可以安排你住在原住民的家里面。另外就是我们也是最多偶像剧拍摄的地点,所以如果大家要追星,想说哪一个片里面出现的场景,我们也安排了一个,偶像剧之旅,所以我们是做深度旅游的,以自然的风光来讲,我们的拉拉山的神木绝对比阿里山的够看,阿里山那就一棵,而且大概上次经过雷击有点受损,我们那边是很完整的,目前开放20几棵,两、三千年以上的巨木,而且是台湾含氧量最高的氧吧,天然氧吧,所以那个是很值得去。以日月潭来讲,我们的石门水库周边的形势跟日月潭是非常非常像,它的腹地更大,也是非常好旅游的地方。

  记者:有什么地方特色的小吃吗?

  吴志扬:小吃的话,客家菜一定要来吃,那还有可能你们不晓得,在桃园啊,云南菜很有名,因为那是有一批云南人特别移民到我们桃园这片地方,那他们保留道地的云南菜跟云南的产生服饰跟舞蹈,都在这边。那另外我们桃园还有,以夜市,大家喜欢逛的夜市来讲,我们的中坜夜市、桃园夜市都很大,中坜夜市还超过一千个摊位,算是非常大的一个夜市。

  记者:大陆游客去了可能会带一些伴手礼什么带回来,送给亲朋好友,那台湾的桃园县有什么特色的一些礼品,或是它的特产?

  吴志扬:我们特产非常多,我们每年都有办这个十大伴手礼,我们包括大家熟悉的这些凤梨酥,包括这些我们的豆干,我们桃园最有名的是豆干,那另外我们还有花生、酥糖,另外像这个,我们县有最好的,刚才讲得最好的米,我们也是弄成米盒的样子,大家可以当伴手礼来带回去,那还有当季的很多的新鲜蔬果,可能在当地吃最好了。那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观光工厂,我们工厂,但是我们把它观光化,大家可以去了解这些工厂是怎么样生产相关的,那当地也会卖很好的一个伴手礼。

  记者:听您这一介绍真的很丰富,相信大陆游客去了肯定会玩得很开心。其实大陆的观众不光是认识您,还很认识您的父亲。

  吴志扬:应该比较熟悉了。

  记者:国民党的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那吴伯雄荣誉主席这些年来也是致力于两岸的交流交访。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在您眼中您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吴志扬:我父亲我敢讲,他是非常重感情、重道义,而且非常厚道。他并不是在政治上有太多野心的人,但是我觉得他的影响力,他的那种厚道跟讲这个道义以及正直,这个会影响到很多的人,包括我们的后代子孙也受他很大的影响,就做人要正直、厚道,而且重道义。

  记者:我们知道您的祖父和您的父亲,都当过桃园县的县长,那现在您来做这个桃园县的县长,有没有压力?

  吴志扬:压力当然是有啊,就是不能做坏嘛,那但是我觉得这些压力都是好的压力那我想至少我们要把我们的家风,我们这个品牌要做出来,又是我们,当然我们都是民选的,并不是说一个世袭的一个制度。我跟我父亲做县长也差了30几年,跟我爷爷做县长差50几年,所以其实已经有很大的一个时间上的落差,我们这个时代有我们建设的目标,所以我想只要认真做好,把我们传统的、服务的精神拿出来,我想应该都不会有辱我们的家风。

  记者:据您的观察和您的了解,您觉得桃园县的民众对您有什么样的期许?

  吴志扬:他们希望我把这桃园县更国际化一点,用我们过去,可能就是说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一个地方作为机场,人来人往,可是大家都把我们当做一个,都是过客,可能都是去台北,去做生意也好,去中南部旅游,那我们只是提供一个,让大家起降的一个地方,其实是不对,现在是以机场作为经济的一个动力,我们既然大家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都会到我们桃园,我们怎么样把这些商机,人流、物流,让桃园享受到最大的发展机会,我想这是乡亲对我的期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