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陆客赴台个人游历史文化篇:名胜 名人 名校(3)

2011年06月28日 01: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陆客赴台个人游历史文化篇:名胜名人名校(3)
淡水古迹园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5、新北淡水古迹园区

  淡水红毛城

  17世纪初期,看上台湾优越地理位置的西班牙人,进入淡水后,在淡水河口边的山丘上,兴建圣多明哥城。尔后,击退西班牙人的荷兰人,接着在圣多明哥城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更为坚固的城砦—圣安东尼堡。来到台湾地区的外国人因长期航行与本身发色稍淡且偏红,所以平埔族人大多称外国人为红毛番,红毛番住的地方为红毛城。

  至明郑时期,淡水是处犯人流放的地方,红毛城也连带成了一座废城。直到清初,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红毛城再度成为淡水河口防御要塞,只是,清军对它无过多经营。清末英法联军之役后,淡水开港,英国人租借红毛城作为英国领事馆使用,并在主堡东侧兴建领事官邸,红毛城再度热络起来,成为和各国人士交流的地方。

  二次大战爆发,日军向英、美宣战,台湾当时为日本人所统治,英国领事馆因而封闭,战后英国人重返红毛城。尔后红毛城又历经许多波折,还曾经委托澳大利亚、美国代管,最终在 1980年收归台湾当局所有。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包含重建街、中正路与清水街。大多数的人都以为中正路是淡水最早的街道,但是在淡水街区的发展历史中,重建街才是名副其实最早形成的街道。淡水的发展由福佑宫一带开始,重建街因地利之便,向南可通往福佑宫前的淡水码头,向北则可到达淡水农村聚落,在当时是一条店家林立、繁华热闹的街道,是极为重要的“淡水第一街”。

  福佑宫旁前段的重建街,初期福建人在此建立了九间店铺,因而称为“九崁街”。后更名为重建街则是与对岸八里有密切关系,嘉庆年间,八里发生水灾,又遭祝融,许多人因此无家可归,迁至此区重建家园,所以改名重建街。位于山坡上的重建街由于发展最早,因此两旁仍有许多木造与砖造的老房舍,走到街底还能从高处远眺淡水河口。后来因商业发展关系,形成另一条与重建街平行的街道,主要是以米店、碾米业为主,因此称“米市仔”(现在清水街的北段),直到清水祖师庙兴建后,米市街才改名清水街。

  中正路老街于1999年至2000年间进行街道拓宽工程,用花岗岩铺设人行道,加上老街居民门面复古整修,以及整齐的招牌规划,成了吸引观光客的美丽街道。在老街的入口处有一艺术地标“艺航沪尾”,中段有一座长十六米的烧陶艺术墙, 是2004年淡水艺术节时, 由淡水区内艺术家即席创作的烧陶真迹。

  往前行可看见纪念对淡水影响很深的马偕博士之马偕石像公园,沿路还有清水祖师庙、福佑宫、沪尾偕医馆、淡水礼拜堂等古迹。在老街除了寻幽访胜,老街内的特色商店更是逛街及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

  6、新竹都城隍庙

  新竹都城隍庙是目前台湾规模最大而且级别最高的城隍庙。1748年时,由新竹任淡水厅同知的曾日瑛主持修建,本来的作用是具有浓厚的官庙性质。后来因百姓信众日渐增多,才变为一般民众膜拜的寺庙。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9年),新竹城隍被晋封为都城隍;清光绪十七年,光绪皇帝更颁赐“金门屏障”匾额。金门指的是台湾全岛之意。

  地址:新竹市中山路75号

分享按钮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