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青年磁县支教:教育交流延续血脉情深

2011年08月02日 14:22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岸青年磁县支教:教育交流延续血脉情深
台湾支教老师教学生们玩“茶壶游戏”。杜鹏 王博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阅读提示

  淅淅沥沥的小雨、依依惜别的热泪。7月29日16时许,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的27名两岸大学生与邯郸磁县200余名中学生深情话别。

  7月25日,作为“第二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地之一,磁县迎来了这些青年学生。以“下乡课辅”、“服务学习”为目的,他们分别在磁县来村中学、磁县光禄镇第二中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课堂教学。

  两岸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大学生的授课引起当地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语调柔柔的台湾普通话、黑板上的繁体字——— 台湾老师在学生们眼中,既熟悉又有些许陌生。

  “课程设计很有台湾特色”

  “哦耶!”

  7月29日上午,磁县来村中学初二一班的教室里忽然传出一阵学生们的欢呼声。

  记者被远远都能感受到的热闹氛围所吸引,悄悄走进了这间教室。

  “轮到第四组的同学了!”

  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两名支教女大学生林孟君与金宣竹正站在讲台上。班上一个女同学跑上讲台,抱起一个纸糊的大骰子抛了起来。原来,支教老师正带着全班同学分组“做游戏”。“是五个点,就要走五步哦!”看清纸骰子的点数后,林孟君指着黑板上已经画好的圆环形棋盘,将第四组的标志向前移动,“到答题的地方了!”

  金宣竹在黑板上写出一道求解的方程式,“抢答开始!”

  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们紧张演算着。“有答案了!”第三组的一名男生大声地说出了答案。“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集体游戏,而是以‘大富翁’游戏为形式的数学课。”台湾师范大学支教学生的带队老师孟繁琳悄悄说。

  7月25日,作为“第二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地之一,邯郸磁县迎来了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20名青年学生,他们与7名北京清华大学学生一起,在磁县来村中学、磁县光禄镇第二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是我们首次迎来来自海峡两岸的支教学生。”磁县县委书记李德进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来村中学和光禄镇第二中学作为支教点,也是希望两岸的教育交流能够为较为偏远、相对封闭的农村中学提供打开大门、了解世界的机会。“像这样借鉴棋牌类游戏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竞赛中做题,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孟繁琳告诉记者,20名台湾师范大学学生专业背景多样,涵盖英语、地理、化学工程、教育、社教等十多个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根据这些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周二国文、文化、综合、自然……”在磁县来村中学、磁县光禄镇第二中学,记者看到每名学生手中都有一份这样的课程表。“一周共安排了七门26节课。”孟繁琳特意告诉记者,与当地学生原来的课程表不同的是,这一周的课程表上还显示着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如综合课标明讲授土风舞和绘本、自然课标明讲授巴克球和平衡鸟……“这些授课内容中的有些词汇在大陆并不常见。”记者不禁有些担心对课程的陌生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让当地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台湾,所以课程设计很有台湾特色。”孟繁琳说,“如土风舞是一种活泼奔放的国际舞,在台湾,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土风舞的选修课;文化课则由多位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了解台湾几座著名城市的衣食住行。”

  “台湾老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深受启发”

  “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做‘爱的鼓励’好不好?预备……起!”

  7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离磁县县城约十公里远的光禄镇第二中学,一堂英语课即将结束,在台湾师范大学的孔令新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一边整齐地鼓掌,一边发出响亮的“1、2、3……3、2、1……嘿!”的声音。

  “课堂教学特别借鉴了一些台湾中小学夏令营的授课模式。”孔令新告诉记者,与台湾中学生相比,大陆学生非常乖,但往往不够活跃,设计这样的互动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放开”。

  “在台湾的课堂上,学生们很闹,坐不住,他们普遍乐于表现自己,毫不拘束。”在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金宣竹的眼里,对两岸学生的不同表现并不能简单、笼统地评价孰好孰坏,“而是要根据教学的最终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台湾教育中强调的互动理念有利于释放学生活泼开朗的天性。”在两岸学生支教磁县的一周里,磁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文有几乎每天都坐在课堂里,台湾学生的施教方式、当地学生的课堂表现,陈文有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台湾来的老师讲课太有趣了!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学!”别开生面的教学让光禄镇第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赵欣欣十分兴奋。“台湾老师的教学模式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深受启发:师生之间应实现充分的互动,这会让学生和老师都成为课堂的主体。”光禄镇第二中学教师刘海林说,“要想课堂互动得好,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研究,在每一个互动环节都需要下功夫去设计。”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光禄镇第二中学的王红新每天都来观摩两岸学子的教学,有这样两个片段使他印象深刻。“有一次,班里有一名学生没穿校服,他非常沮丧,总躲在角落里,不愿参与课堂游戏。台湾老师主动走到他身边,笑着告诉他,‘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会在意’,拉他加入到游戏中,学生很快就重新活跃起来。前天,有一名台湾老师竟然毫不在意地跪在学生的课桌前给他讲解题目,显得既亲切又耐心。”王红新说,“只有真正做到尊重每一名学生,关爱每一名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前不久刚刚结束台湾地区支教任务的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张书锚对两岸教育的不同之处也有切身体会,“从日常的教学方式上来看,两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台湾同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确实很好。”

  “我第一次感到两岸文化如此贴合”

  在一节文化课上,台湾师范大学学生张凯筑用粉笔写板书时犯了难。

  当她在黑板上写下“体验”二字的繁体字时,不认识繁体字的学生们好奇地望着黑板,这时,在一旁助教的北京清华大学学生贾晓龙快步走上讲台,将“体验”由繁体字改写成简体字。

  “这几天,北京清华大学的同学总帮我们写简体字板书,避免了很多尴尬。”张凯筑说。

  首次带学生到大陆的孟繁琳笑着说:“其实除了文字书写方面的差异,两岸大学生在语言交流、生活习惯等其他方面都一样,我第一次感受到两岸的文化如此贴合。”

  为了在教学中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台湾大学生们特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加入中华文化符号。林孟君说:“我给班里的八个小组起名字,当提到‘中华龙’这个名字时,每个小组都争着要。他们说,中国人就要做中华龙!”

  台湾学子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让北京清华大学学生马建铨也感触颇深:“前不久,我在台湾支教时认识了一名台湾中学生,他对中国古代宫殿很感兴趣,他从未来过北京故宫,却能说出故宫里每一座宫殿的名字!”“女娲补天”的神话在两岸分别有着怎样的传承?

  台湾地区“炮轰邯郸爷”的民俗从何而来?“马”姓如何起源?

  李德进还清楚记得,在两岸青年座谈会上,自己提出的三个有关中华文化的问题引发了台湾青年的极大兴趣。“他们对中华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希望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李德进期待着台湾青年能将中华文化继续守护、传承下去。“让世界多点期盼,需要你和我的爱,你我都一样,同呼唤灿烂辉煌的未来。”唱着此次活动的主题曲《让世界多点爱》,带着与磁县中学生的不舍情谊,27名两岸大学生离开磁县奔赴河南安阳参观甲骨文博物馆。“以教育为媒介,一周的支教活动、五天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两岸的血脉情深!”两岸青年学子们异口同声。

  相关

    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

  “HopingDownload 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由台湾师范大学及台湾点灯文化协会共同发起,“孔子行脚”寓意大学生志愿者在各地进行偏乡教学服务,践行孔子周游列国、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

  第一届活动于2010年寒假期间成功举办,2011年暑假期间,两岸四地150位青年学子通过报名选拔参加到第二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中来。本届活动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7月17日结束,两岸四地的150名大学生赴台湾地区11所中学开展了一周支教工作。在7月31日结束的第二阶段活动中,台湾师范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的88名大学生分赴河北、陕西、重庆三地,在5所偏乡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一节美术课带来的思考

  “这节美术课,请同学们以‘家乡’或‘喜欢的东西’为题目画一张画。”7月28日,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支教老师给磁县光禄镇第二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堂作业。

  听完支教老师的安排,记者看到一些学生显得有些茫然,迟迟不见动手。20分钟后,教室里仍有同学面对一张白纸发呆。下课后,记者发现有的学生是临摹文具上的图案,还有几幅画的内容非常相似。“这暴露出大部分同学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不久参加了台湾地区支教任务的北京清华大学学生贾晓龙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们的眼界有关系。在台湾,哪怕最偏远的山区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也会不断给学生灌输走出去看世界的理念,学生们相对见多识广些。”

  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社教专业的陈玟玟同学说:“大陆中学生往往习惯客观性的作答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短短一周的时间并不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但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开阔他们的视野。”在7月29日举行的支教活动结业式上,两岸大学生都表达了同样的心愿:激发更多孩子学习和了解外部世界的热情。(记者 王 博 艾秀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