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专访台商江永雄:扎根大陆要有“四本”

2011年08月22日 16:0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访台商江永雄:扎根大陆要有“四本”
皇冠企业集团董事长江永雄。(记者 邓志慧摄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他出生在美丽的宝岛台湾,一个箱包制造世家。25岁时,年轻有闯劲儿的他承载着父辈的期望,把皇冠世家带到了大陆。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皇冠已经成为箱包界一个显赫的品牌,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2010年,他又亲手在北京的前门大街打造了一条名为“台湾映像”的文化商务区,为大陆民众全方位展现宝岛台湾的特色文化。他的名字叫江永雄。

  八月北京的一个寻常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前门大街的“台湾映像”,采访了现任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副理事长的江永雄先生,听他分享在大陆24年来打拼的点滴。

  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蛋”

  24年前,一次江家家族会议上,江永雄高举的双手显得有些孤单,他是唯一一个反对到大陆拓展业务的成员。他的反对没被接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家族成员竟达成另一个协议,由江永雄负责皇冠箱包在大陆的业务。

  “因为我们从小在台湾受的教育,对大陆心存比较多的戒心,所以我当时是反对的。无奈我们整个家族最后的决定是大家都没意见,只有我反对,所以反对的来,我就被派到大陆来了。”谈起初来大陆时的情景,江永雄笑着坦言内心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当时的大陆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江永雄虽然选择了当时较早开发的广东开设工厂,却也经历了很多艰难。除了硬件设施的不完备之外,还包括巨大的文化差距和对事物认知的落差。

  “当时的水电非常缺乏,我记得我们当时都还要自己买发电机发电,政府供电的情况不太稳定,可能一下子就突然断电。”有时候看着厂里忽明忽暗的灯光,从小生活优越的江永雄不禁落泪,“那时候我才25岁,一个人被派来大陆,真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往事,江永雄说:“在大陆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很多情况跟之前在台湾听到的宣传有差距。走到今天,我庆幸当时长辈做的决定,让我能在这里有这样的发展。”

  大陆的发展像盖摩天大楼

  1987年,江永雄来到大陆,至今已经有24年。江永雄常说自己经历了“三分之二的改革开放”:“87年那个时候,大陆还不是非常的开放,最初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很落后、很贫穷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亲身经历24年大陆整个的变化,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江永雄看来,大陆的变化用言语很难形容,几乎天天有变化,天天有翻新。“我经常讲,其实大陆的发展有点像盖摩天大楼一样,摩天大楼就是一开始会把工地先围起来,先挖地基,所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它只是围起来而已。可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怎么一下子盖到二楼了,一下子盖到十楼,一下子盖到二十楼。很快的时间一栋大楼就完成了,但是前面那段时间是看不见的。这就是我对大陆经济发展的看法。”

  整合力量,打造“微缩台湾”

  从皇冠箱包到台湾映像街,从制造业直接跨足百货业,在外人看来是一次不小的转变,谈及这种尝试,江永雄却认为来自巧合和天意。

  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很多像皇冠这样品牌的外销之路。同时,很多国际知名品牌也瞅准时机,大规模进入中国大陆内需市场。“在百货公司,原来我们的产品都摆在一楼,LV来了,我们就要搬到二楼,香奈儿我们就要搬到三楼,Burberry来了我们就要搬到四楼……一楼一楼往上搬,搬到八楼,再没有楼我们就跳楼。”就这样,江永雄等一些商家被逼到了困境。“后来我们觉得不对,再这样下去的话,可能连我们这些品牌的生存都有很大困难。所以,我们想到去整合一个台湾概念的东西。”恰逢当时北京的崇文区政府准备重修台湾会馆,江永雄发现了在这里整合“微缩台湾”的契机,于是在各方努力下,一条集文化、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台湾映像街”应运而生。

  “有朋友来问我,说江董,你这跨度也太大了,怎么会从制造业直接跨足到零售业?我就跟他讲了一句很好玩的话:不会打麻将的人第一次都会赢。”江永雄说,他既不懂餐饮也不懂零售,可他就是按照他的方式和想法进军完全陌生的行当。“我是做制造业起家的,制造业的重点就是重视细节,我们非常非常地重视细节,比如说洗手间干不干净,餐厅的卫生有没有做好,人员有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来操作……这些其实跟所谓的零售业也有相通的地方。”江永雄认为,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反而容易打赢牌,台湾映像街经营至今小有成效,应该也是他的运气。

  台商扎根大陆要有“四本”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进军大陆市场。作为早期到大陆发展的台商之一,江永雄也有一些建议给这些后来者。

  江永雄认为,台商要想扎根大陆一定要有“四本”,叫做本钱、本事、本人、本家。首先,要有足够的本钱。如果想要拿一点点钱来大陆创业,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要有本事。如果在台湾混不下去才想来大陆,来不及了,不如把那些钱留着养老。没有本事,就没有竞争力。第三,本人。不能说派一个人来就可以帮你做这个事业,在大陆如果没有本人,那绝对做不到。最后一个,也是很重要的,叫做“本家”。你不能一个人自己到大陆来,你要携家带眷,全家到大陆来定居,你要真的本地化、在地化,你才有可能在大陆生存。

  谈到这里,江永雄深有感触:“现在大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台湾可能还有一些文化创意、服务、理念上面的优势,但是如果你没有把这‘四本’带来,台商在大陆也很‘难混’。”

  台商提高竞争力要仔细审视、依靠集体

  面对大陆市场越来越激烈和残酷的竞争,台商应该如何提高竞争力呢?

  江永雄认为,首先要审视。“台商在进军大陆前一定要仔细审视自己适不适合这个环境。大陆是一个很大也很专业的市场,如果来这里什么都想做,可能就会抓不到焦点。”台商必须有一个非常中心、非常在行的工作,同时还应考虑这个工作是否适合在大陆生存,仔细审视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本事,再决定是不是要来大陆发展。

  第二个就是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江永雄说:“就好比我们的‘台湾映像’一样,我们是把所有好的东西全部整合在一起,让它发挥出优势。如果把这七八十种食品遍布在北京的任何一个角落,它都未必能够收到好的成效。所以,要有很强的专业来单打独斗,否则你必须要靠集体的力量,然后发挥出个人的优势。”(记者 方晔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