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台湾写真:制鼓达人王锡坤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6日 2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台湾写真:制鼓达人王锡坤

  【解说】鼓作为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常常被用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在台湾也不例外。走在新北市新庄区的街头,人们不时会听到阵阵鼓声,这鼓声不是鼓艺练习,而是“响仁和鼓艺工坊”的制鼓师傅王锡坤正在测试鼓音。

  【解说】“响仁和”沿街而建,从外面便可以看到工坊内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形制的鼓,68岁的掌门人王锡坤正对着一面被粗麻绳五花大绑的鼓忙碌着。

  【同期】响仁和鼓艺工坊第二代传人 王锡坤

  现在我在一面绷一面听它的声音,一面看它的鼓面是不是有完整,因为各个皮,一张皮它的部位处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面,它的伸缩性不一样,所以在绷得过程中有时候会有状况。

  【解说】据王锡坤介绍,“响仁和”的招牌是父亲“阿涂师”在1929年所创。在庙会戏班活跃的年代,“阿涂师”的鼓做工精湛、声名远播。1973年,“阿涂师”突然去世,王锡坤不愿父亲毕生的家业就此断绝,挑起了“响仁和”的担子。

  【同期】响仁和鼓艺工坊第二代传人 王锡坤

  其实开始的时候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光是磨刀磨了好几年。是靠着记忆,靠着爸爸以前那个思路,从记忆中找回技艺,记忆中找回技巧。

  【解说】制鼓工艺繁琐,单单一张鼓面就需要经过开水滚烫、去腥、脱毛等等步骤,既便如此,王锡坤仍坚持纯手工作业。为了令鼓皮变得更加柔软,制鼓过程中,王锡坤还要求必须让人站在鼓上一遍又一遍地踩。

  【同期】响仁和鼓艺工坊第二代传人 王锡坤

  皮的位置不一样,其实要用的力道不是死的,不是死的,你如果用锤子或是什么下去的话,力道太硬了,我们要感觉,做的感觉。

  【解说】王锡坤说,一面鼓好坏与否,不仅要从外观和声音上作判断,还应看鼓声能够“活”的时间。有的鼓刚买时似乎还不错,但没打几年鼓皮就会松掉,声音也变了味。

  【同期】响仁和鼓艺工坊第二代传人 王锡坤

  你现在这种声音,可是你等五年十年之后,它声音是不是维持现在的状态?那就要靠那个师傅的用心,他的技巧了。

  【解说】王锡坤秉持严苛制鼓的理念,令“响仁和”的招牌再度响亮起来,如今,“响仁和”鼓遍布台湾寺庙,甚至还随着一些艺文团体走向世界。

  为了改变人们对制鼓行业的刻板印象,2001年,王锡坤建了“响仁和鼓文化馆”,馆内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鼓,但王锡坤最珍贵的是父亲七十六年前制作的一面鼓。

  【同期】响仁和鼓艺工坊第二代传人 王锡坤

  当我晚上,隔壁我做累的时候,我会到我们文化馆,看看鼓,和爸爸说说话。

  【解说】指着鼓面上包用十年的字迹,王锡坤说,其实不只十年,做好鼓本就是制鼓师傅的责任。

  记者 路梅 刘超 新北报道

责任编辑:【唐伟杰】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