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中国影人冷静对待“冲奥” 张艺谋:给我肯定要

2011年02月27日 16:31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电影人曾拿遍世界大大小小的电影奖项,唯独迈不过奥斯卡这道坎,他们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奥斯卡就是美国的金鸡奖百花奖。”导演陆川的话,一针见血。其言下之意,奥斯卡并非像戛纳或柏林电影节那样面向全世界电影人,只是一个美国本土电影奖项,拿不到也正常。

  对于这种说法,有网友断言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中国电影要走出国门,中国电影人就无法回避“奥斯卡”这个话题。但本报记者通过采访、整理发现,大多数中国影人对“冲奥”,心态已经没那么急切,基本抱持着冷静、务实的态度。

  其中张艺谋的观点尤其具有代表性,他说:“你给我我肯定愿意要,但它不会成为我工作的目标。”

  热情派

  邬君梅:对“奥斯卡”情有独钟

  奥斯卡的华人评委邬君梅对奥斯卡情有独钟,这不是因为她喜欢这个奖项,而是她的老公名字就叫“奥斯卡”,以前她曾专门从中国飞到美国,将自己的选票亲自送到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邬君梅告诉记者:“投票的那一刻,是我最自豪的,我会拿出自己全部的职业敏感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选出心中的最佳。”

  卢燕:中国影人还需努力

  老影人卢燕是奥斯卡的终身评委,她认为中国电影人冲奥还需继续努力:“我觉得奥斯卡奖代表着对影片艺术水准的高度肯定,每个电影人都应该希望得到它。我们现在有很多好导演、好演员,但目前我们的编剧力量还很匮乏,如果能有既富于中国文化韵味,又能够为外国观众理解接受的故事,拿奖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事情。”

  贾樟柯:想“冲奥”得加强推广

  “我们推荐参加奥斯卡的影片,在国外哪个国家发行过?在国内发行过吗?国内都可能没有发行过。这的确是一个局限,就是观众没看过这个电影。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在很好的影展做过推动和宣传、曝光的工作。”贾樟柯认为,中国影人要想冲奥成功,得在全世界范围内加强对冲奥影片的推广。

  “我觉得那些带着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现实、中国人的智慧,并且已经显示出它的能力的电影,在已经被很多人接受的情况下,才应该去参加那个游戏。要不然你就是一部新电影,谁也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光是给一些评审看,那没有用。”贾樟柯说。

  中间派

  张艺谋:你给我我肯定愿意要

  国内导演中,张艺谋的冲奥次数最多,对此他表示:“我也不装一个什么态度,我自己看呢,你给我我肯定愿意要,我不会拒绝去领,我没有到那么高尚和超脱。实际上它的规则在好几个地方是你无法做到的,首先它要求必须是电影局推荐的,电影局不能老推荐你张艺谋,还有王艺谋呢,你要有新的人来。总之还是那句话,要真的有一天碰到了,那很幸运;但是拿不到,我不会伸手去要,更不能把它设立为工作的目标。”

  李安:得与失都是意外

  作为第一个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李安对奥斯卡抱着一个平常心,得与失都是意外。

  他说:“我是从拿下金球奖最佳导演后,才开始觉得角逐奥斯卡最佳导演有点希望。之后,没想到英国的BAFTA颁给我,美国导演工会又是我拿,这个奖很难拿,由内部成员投票,是个最核心、最男性的奖,听说是年轻一辈的导演支持我。拿了这个导演奖后,我心里才比较笃定了些。”

  “身在人家的地头上,能拿下4座奖已经很不容易了,也算是为华语片争光了。奥斯卡73年来,亚洲电影第一次拿下这么多奖,每个奖就单项来看都还好,包括最佳外语片,只因为华语片从未得过,比较稀奇些。在我眼里,3个技术奖及10项提名来得更重要及有意义,那个面子比较大,是对影片整体制作的肯定。”李安说。

  张宏森:从不把奥斯卡当绝对标准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选送“冲奥”影片的领导之一,在谈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奥时,张宏森说:“我们当然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参评并获奖,但我们也从不把奥斯卡当做绝对的衡量标准。”

  张宏森直言不讳地指出,没获奥斯卡的电影未必就不好,只要能给人带来欢乐、留有感悟和启发,就是好电影。

  宁浩:中国电影需要更多人性的思考

  宁浩认为,中国电影要想冲奥成功,需要更多人性的思考:“奥斯卡在主题上向来偏重于深入挖掘人性的影片,前些年的《老无所依》、《血钻》以及《玫瑰人生》都是属于这类影片。”

  中国更需要商业大片还是能够真正启发人性思考的影片?宁浩认为两者都需要,但最好是既能有票房号召的商业片,同时又能带给人思考。

  “还是集大家所长吧,当然能获奥斯卡奖的电影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但我认为如果只把这些定为未来影坛的发展趋势的话,还是有些笼统,我觉得只要是能吸引观众的电影,那都是未来电影发展的趋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