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商扮演主角助力 徽商大会助安徽实现华丽转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侨商扮演主角助力 徽商大会助安徽实现华丽转身

2010年07月01日 12:00 来源:上海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您是第一次来合肥吧?是来参加徽商大会的吗?我这几天拉了不少参会的客商,我们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对记者来说,对一个地方的采访,往往是从一个热情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开始的;而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可以通过“的哥指数”来了解。6月19日,记者一下火车,就在飞驰的出租车里感受到了“侨”对合肥这座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合肥最精华地段的商品房是著名侨企融侨集团开发的,不少学校专门设计了针对海归子女的教育课程……

  “六朝元老”成高参

  “我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来安徽啦。”特意从纽约飞到合肥参加徽商大会的美国华裔选民协会主席王维华,是国际徽商大会的“六朝元老”。原籍福建的他通过2005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与安徽结缘,六届徽商大会他都参与其中。现在,他对安徽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优势产业如数家珍,甚至做起了记者的“投资向导”。

  这次来安徽,王维华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给老朋友、美国上海联谊会会长承立平做投资参谋。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现场,承立平一见到记者就不无幽默地说:“侨报是我的老朋友了,我偷偷告诉你,我这次来安徽就是要盯牢王维华给我做投资安徽的高参。”

  想请这个“安徽通”给自己投资掌眼的还真不少。美国华商会副会长、《美国华侨商报》社长管必红就想邀请王维华去自己的老家宣州看看环境、聊聊对投资的看法。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已经让国内的司机明天下午过来,王先生是想坐林肯还是凯迪拉克?”另一边,承立平忙作出拉住老朋友的样子说:“我还想要他陪我去肥东为投资项目‘掌眼’呢。”王维华笑着对记者说:“你看,我到了安徽比在纽约还忙。”这次徽商大会,最令王维华感到意外的就是,“在国外,很多人问我到安徽投资的事。回来了,还是被大家‘抢’。”

  这个最抢手高参是怎样炼成的?王维华告诉记者:“其实我2005年时就到安徽投资过,当时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牵线,安徽侨联帮了我很多。那时国内投资的软环境还有待提高,我找了一个私企作为合作伙伴,但是他们没有按照合同履约,资金迟迟未能到位,错失了投资良机。然而正是通过那次合作,我感到了安徽对招商引资的服务是很到位的,诚心实意地爱商、护商,特别是对侨商。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此前的积累和铺垫,安徽的掘金时代现在才开始。”

  记者问他这次在投资意向上是否已经心有所属,王维华笑着说:“我这次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看菜配酒,就看安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项目。也可以说是听从祖国的召唤吧,需要我们投什么,我就投什么。”

  既承接又升级

  “我们跑招商引资的场子太多了,徽商大会也参加了好几届。今年的感觉不一样,有突破。”上市企业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严海容在大会间隙告诉记者,“这次的关键词是‘承接’,也就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几场推介会听下来,我感觉安徽各地已经不仅是单纯的承接,还悄悄地升级——侧重附加值高的现代金融服务业,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不受欢迎。”

  严海容的看法得到了上海兴业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胜利的赞同:“我们专注于住宅市场,这个行业对城市人居环境是最敏感的。我们到一处地方投资考察,如果同行的有高污染的企业,我们心里首先就会先打个问号。这次安徽之行让我感觉特别好,我们去歙县,三水交汇、山水相依的那么美的地方,没有说因为追求快速发展而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倾斜。这让我感到安徽是以长远眼光来布局的,是有远见的。招商引资的升级不在于项目一年比一年多、金额一年比一年高,不追求短期利益,看长远效果就是招商引资的升级。这是最吸引我的。”

  从第一届“交流、合作、发展、繁荣”的主题到第六届“承接转移、创新共赢”的主题,5年间,安徽借助徽商大会,已经悄然完成了从推广、承接到升级的美丽转身。

  6月20日,在第六届中国国籍徽商大会现场,超过3000名客商到会,其中跨国企业的巨头就有300多名。记者留意到,本届徽商大会的展览不再以行政区划为板块,而是以产业为线索设置展区,以此展示产业转移的成就及未来承接转移具备的条件。

  合肥市侨联副主席方玲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使客商对我们的产业基础和现状有深刻、准确的了解,便于他们明晰在合肥乃至安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在合肥市招商引资项目说明会上,记者看到合肥滨湖新区的中国银行后台中心项目、肥东县的安徽义乌城、中远物流基地等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大项目,均是现代服务业项目,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当地官员告诉记者:“合肥就是要以智力密集型产业为切口,打开产业转移的新路子。”(陈丽伟 陈秋莎)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