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侨办组织华侨农场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收获丰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国侨办组织华侨农场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收获丰

2010年07月02日 16: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24日,考察团一行赴无锡市华西村,图为参观华西村规划沙盘
考察团全体成员同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合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国侨办网站消息,为帮助华侨农场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提升执行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推动华侨农场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 国务院侨办于6月22日—28日组织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江西、吉林等七省(区)侨办干部及30多个华侨农场的领导干部,赴江苏、河南学习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6月23日,考察团一行来到“金陵第一村”南京武家嘴村,对全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情况作了全面了解和实地参观,并在座谈会上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发展模式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6月24日,考察团赴“天下第一村”无锡华西村进行考察,老书记吴仁宝向代表们介绍了华西村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历程,并就如何解决村民民生问题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了详细介绍。6月25日,考察团抵达河南省漯河市,参观考察了集体主义特色代表南街村。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引发了考察团成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6月26日-27日,考察团赴新乡市,考察了古固寨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古固寨镇几个示范村的新居建设,随后又赴刘庄参观了刘庄展览馆、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并实地考察了刘庄最新规划设计的全方位现代化新村别墅。最后,考察团在郑州市召开了总结交流座谈会,考察团成员们结合华侨农场实际,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具有开创性意义。 第一,就学习考察的地点来看,第一次在没有华侨农场的省份考察。让华侨农场的广大领导干部“跳出农场看农场”,有助于学习借鉴全国其它地区开展“三农”工作的先进经验。第二、就学习考察的主题来看,第一次就新农村建设进行考察。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是中国农村改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第三、就学习考察的内容来看,第一次将农场工作和侨务工作结合起来考察。从一定意义上讲,华侨农场的领导干部也是侨务工作者,他们直接面对归侨侨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社会保障等问题。做好华侨农场工作,既要学习开展“三农”工作的经验,也要学习侨务工作经验。

  参加考察的华侨农场领导纷纷表示,此次内容丰富的新农村建设实地参观和考察活动,对他们启发很大。

  一是拓展了视野。这次安排考察的农村,各有特色:既有东部地区的,也有中部地区的;既了解了面上的情况,也参观了五个示范点;既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也有发展个体经济的样板;既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的乡村,也有大力发展规模工业的示范村。通过参观考察,大家在受到震动、感到惊喜的同时,更极大拓展了视野。

  二是加强了交流。参观考察过程中,为华侨农场之间、华侨农场同新农村建设典型之间、七省(区)侨办和江苏、河南两省侨办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学习了江苏侨务工作的先进经验后,大家普遍感到收获颇丰。

  三是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认识,实地感受了江苏、河南开展“三农”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升了对侨务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加快华侨农场改革发展,早日彻底实现“三融入”的决心。

  四是取得了真经。这次考察的五个新农村建设典型,具有以下三点共性:一是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二是发展产业、关注民生的务实举措,三是带头致富、富而思进的进取品格。在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阶段,这些宝贵的观念和举措都值得认真学习。

  五是增强了信心。通过学习考察,大家找到了差距,也对做好华侨农场工作充满了信心。华侨农场具有组织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土地优势、后发优势,完全有条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的跨越。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切实做好华侨农场各项工作,使广大归难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