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辛亥革命促成海外华侨“家”、“国”意识转变

2011年08月22日 1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广州8月22日电 题:辛亥革命促成海外华侨“家”、“国”意识转变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中华民族’观念,自辛亥革命为起点。”22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人文与全球研究系主任尹晓煌教授在广州举行的“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辛亥革命促使海外华侨超越了“家乡意识”范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中国台湾、大陆等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大陆政界官员、媒体代表等相关领域人士汇集一堂,共同探讨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反观辛亥革命为海外华侨社会留下的深远影响。

  尹晓煌在研讨会上发言称,正因辛亥革命唤醒了华侨的“国家意识”,才带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其对故土及祖国的捐赠与赞助,有力地促进了侨乡和中国社会的慈善事业、公共福利、赈灾救济等项目的发展。“无论是辛亥革命,抑或北伐战争,还是八年抗战,都曾得益于包括美国华人在内的海外侨胞之巨大与无私的援助”。

  “辛亥革命唤醒了华侨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丰富了海外华侨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研讨会主旨报告中也指出,辛亥革命使不同方言、不同帮派的华侨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打破了原先狭隘的地缘血缘观念,他们由“家乡认同”转向了“国家认同”,自由、民主、平等、共和的新思想在华侨社会得到传播。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汤熙勇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指出,在辛亥革命后中国激烈的转变过程中,美国华人的态度,从起初的关心至热情支持,最明显的转变是负责筹办支持中国革命的捐款活动,从致公堂设立的国民救济局转变为中华会馆主持的粤债局。“海外华侨从‘小广东’的地方意识,发展为‘大中国’的国家意识,以及新国民意识的构建,对成为新国民充满了欢愉、期待和展望”。

  “华侨不自言功者,盖知救国为真天职,不事矜举。”大陆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家有认为,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及日常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海外华侨。海外华侨除了经费支持外,还利用海外的特殊条件进行反清的各种宣传,发动华侨回国参加革命,以及组织华侨接应国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者,所以孙中山说,“凡革命者,无不有华侨二字”。

  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授沈己尧看来,海外华侨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同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而且关心中国的发展。他指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华侨华人首先回来,从经济特区建设开始,为中国现代化开创新局面。当前海外华侨华人正为中国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今,华侨已由返回侨乡落叶归根,转变成为在侨居地落地生根;也不再以华侨自居,多自称为华人或华裔。”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夏诚华指出,其与中国的关系,逐渐脱离了宗邦或祖国的范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也日趋淡薄。如何唤醒华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强化其对中国的情谊,刻不容缓,“对于当前乃至未来的国际事务,华侨不但将扮演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更有助于国际政治与外交关系的正面影响”。(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