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寻访辛亥革命足迹:血脉相连 精神永续

2011年09月09日 09:35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走进位于武汉老城区楚善里28号的湖北共进会旧址,历史仿佛穿越回一百年前的那个初秋,浮现在眼前的是那年十月,辛亥革命领导人、共进会会长刘公与革命党人一起点燃革命圣火的情景。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武汉市侨联的大力协助下,刘公的孙女刘重喜在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老宅子里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刘女士退休前是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的一名数学教师,尽管已经年近七十,但身材高挑、步履矫健的她依然神采奕奕。说到祖父,讲起革命家史,老人可谓是滔滔不绝。从刘家成为三大巨富之一的发家史,到刘公几次远渡日本学习,以及刘公为中华民族革命事业做出的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刘老师“如数家珍”一般向我们娓娓道来。

  刘公原名耀瑸,1881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东津镇大旺洲的一个大户人家,其父刘子敬是前清武举,是当时襄阳三大巨富之一,人称“刘百万”。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刘公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尽管出身巨富大户,刘公却生性叛逆、反清排满。

  刘重喜告诉我们,刘公自小学习武术,同时也受到舅舅的深刻影响,接受新式教育,后来舅舅送他到日本留学。在目睹了清廷内政日非、外患日迫的落寞景象后,刘公“慨然起革命之思,立振兴华夏之志”。在日本期间,刘公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自费将辛亥先驱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当时先进的革命宣传刊物翻印数万册输送到国内,以警醒国人。

  1905年,刘公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率先加入同盟会。“孙中山是到处筹款,刘公是自费革命。”刘重喜说,刘家至今都流传着刘公在家“骗钱闹革命”的故事。作为共进会会长,刘公不仅多次慷慨解囊大力资助革命运动和军费,并且在思想的启蒙,人才的挖掘上为日后的革命打下了良好基础。

  1910年秋天,刘公学成归国,随身的行李中藏有共进会样旗,也就是后来的铁血十八星旗。1911年5月,刘公在武昌向三位共进会学生骨干郑重布置了放大并制作十八星旗的任务。同年9月,刘公被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推举为总理,而十八星旗也就是在这时被确定为武昌起义时统一使用的大旗。

  10月11日,十八星旗高高飘扬在武昌蛇山警钟楼楼顶,武昌首义胜利了!刘重喜说,武昌起义后,众人纷纷推举祖父刘公任都督,刘公坚持不就,认为自己未曾统过军,而黎元洪在鄂军中颇有声望,就力劝黎元洪就职。鉴于刘公的声望和特殊地位,军政府托全国大总统之名,特设总监察职位给刘公,监督黎元洪及以下官员。

  “当时需要制定一个根本大法,大家又推举祖父担任约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刘重喜说,刘公等人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约法取美国宪法之精华,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主张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上实行联邦制,保障公民权利,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布并实施的宪法。制定本法是当时行使中央职权的湖北军政府的卓越贡献,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具有国家约法意义。

  回望百年,谈到辛亥精神,刘重喜不无感慨地说,辛亥革命给当时的革命人、给当今的我们留下的影响可以归结为5个方面: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实干精神、不惧生死的牺牲精神以及包容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刘重喜老人看来,对辛亥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是现代人纪念辛亥革命的最好方式,也是后裔对革命先辈最好的追忆和缅怀。(李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