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山西大同侨联培训基地为学员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2011年09月13日 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13日电 据山西省侨联网站消息, 培训是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和未来的事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培训模式已赶不上信息、技术狂涌的浪潮。大同市侨联培训基地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为归侨、侨眷搭建全新的就业、创业平台。

  一、溶培训和就业、创业一体。

  培训课程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员把学到的民俗手工艺专业知识转化为商品后,培训基地一方面鼓励他们自己创业,一方面帮他们寻找市场,打开销路。现在学员们自制的手工艺品——斑澜虎、葫芦画、蛋雕、装饰品等作品,已成为大同市旅游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近日,大同市侨联主席张兰萍和基地主任温海波到外地考察、学习,在原有同侨民俗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作品,准备借“三晋年会”召开的契机,推向更大、更广阔的市场。

  二、课堂培训和深入基层培训结合。

  为了满足因交通、住宿不便,不能参加培训归侨、侨眷的需求,培训基地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搬到基层,根据需求进行教学,及时把致富的信息、技术传递给县、区的归侨、侨眷,深受欢迎和好评。

  三、常规培训和特色教学互动。

  近日,大同市侨联主席张兰萍看望了回国探亲的韩国华侨孙秀清女士和前来大同度假、观光的英国教师、博士保罗先生(保罗先生在常州大学任教)。聘请他们为培训基地的客座讲师,在常规外语培训的基础上,每年定期不定期的到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学,用他们专业、纯正的外语知识,为有出国发展意向的侨界群众讲学,进行日常用语的交流,为他们走出国门增加一份从容和自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