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厦大学者著述辛亥革命与闽籍华侨贡献

2011年10月19日 1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厦门10月19日电 题:厦大学者著述辛亥革命与闽籍华侨贡献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辛亥革命虽已过去百年,当年曾投身或以各种方式支持辛亥革命的闽籍海外华侨,却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福建学者的著述中有着栩栩如生的“记忆”。

  厦门大学研究华侨华人的知名学者郭玉聪教授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辛亥革命与海外华侨的贡献息息相关。没有华侨的支持,辛亥革命也难于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孙中山先生“华侨是革命之母”一语,是对包括闽籍华侨在内的广大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最准确的历史评价。

  为深入研究陈嘉庚、南洋华侨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关系,现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暨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的郭玉聪查阅过大量史料。他在厦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追溯福建华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大力支持。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主要活动地点在新加坡和日本。郭玉聪说,南洋是孙中山的革命大本营,而新加坡又是重心所在。孙中山一生中亲自发动的10次武装起义,有8次是以南洋为根据地发动的;孙中山8次到访新加坡,3次住在一个叫晚晴园的地方,前后居住时间加在一起长达5个月。

  同盟会在新加坡设有一个支部,其会长陈楚楠就是福建厦门人。郭玉聪说,正是这个支部吸纳了陈嘉庚兄弟为首批会员,闽籍华侨对孙中山的支持,最集中体现在陈楚楠、陈嘉庚等华侨身上,如陈楚楠曾在1个月内筹得叻币24万多元,援助武昌起义;孙中山从欧洲绕道新加坡回中国时,寻求陈嘉庚对革命的支持,陈嘉庚慷慨解囊捐助5万元新加坡币。

  也正是在新加坡晚晴园,1909年的一天晚上,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与陈嘉庚等华侨们一起开会研究,确定了同盟会会旗方案。

  郭玉聪说,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支持,除了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经费的支持,还想方设法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如陈楚楠等华侨曾创办《图南日报》,并制作月份牌(类似于现在的挂历),免费发送给国内普通民众,广为宣传。

  在日本,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得到旅日华侨的鼎力相助。郭玉聪说,福建省金门籍华侨王敬祥,为孙中山在日本的革命活动筹募大量经费,其公司也成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据点和支援国内革命的兵站基地。王敬祥团结相当多的旅日华侨、日本人士一起支持孙中山:帮助因 “二次革命”失败而被袁世凯政权追捕的孙中山逃亡日本,又掩护他在日本避过袁世凯的刺客。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18次进出神户,同盟会后来在日本神户设立神户大阪支部,王敬祥被孙中山委任为支部长。郭玉聪说,神户支部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支持很大,贡献不亚于新加坡。没有日本华侨的支持,孙中山在日本就很难立足。神户现有孙中山纪念馆,神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创馆馆长陈德仁还有《辛亥革命与神户》一书行世。

  目前,郭玉聪正在负责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华族与其他移民族群国家认同、族别认同的比较研究》。他以自己的研究解读了当年海外华侨全力支持辛亥革命的历史基础。

  郭玉聪说,当代东南亚华族的国家认同主要是认同所在国,也有部分还认同祖籍国中国,即所谓的双重认同;而当年海外华侨对国家的认同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族别认同则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因此,他们对发生在中国的革命特别关心,当作自己的事业,不仅富裕的华侨鼎力相助,即使普通华侨,甚至在外踩三轮车、干码头苦力的华侨,也热诚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遗余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郁菁】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