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美国匹兹堡大学华裔教授赴四川大学学术交流

2011年11月21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成都11月21日电 (乔思)日前,美国匹兹堡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孙筑瑾教授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进行了题为《从庄子“鱼乐辩”和济慈“夜莺颂”谈中西文化与诗歌》的学术讲座。

  孙筑瑾是当代知名华裔汉学家。她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川大学子前往。首先,孙筑瑾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学积淀,以庄子和惠子的“鱼乐辩”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庄子主张的“心物合一”与惠子主张的“心物相分”的联系与区别。接着又从柏拉图所主张的“形而上的世界”与“形而下的世界”的区分为起点,对西方的宇宙观框架进行了介绍。

  其次,孙筑瑾以济慈、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为例,通过文本细读,对中西文化与诗歌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生动和细腻的解说。如济慈的《夜莺颂》,孙筑瑾认为这首诗体现了西方诗人典型的思维,即物我相分——外界景物只能通过主体的内化,进入诗人的思维和写作中。从这个角度,孙筑瑾对徐志摩翻译的《夜莺颂》提出了批评,认为徐志摩以中国的“物我合一”观念去解读西方诗歌,没有通达诗歌的原意。只有充分考虑中西文化与诗歌的文化根源、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才能对中西文化与诗歌的差异有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最后,孙筑瑾以“意重音叠”为例,阐释了中西诗歌的共同点。“意重”是指诗歌意志上的不断重复,表达了一种缠绕心间无法排遣的情绪;“音叠”就是音韵上的重复,展示的是诗歌的音韵美。她认为,通过比较,可形成对中西文化与诗歌全新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思想平等的基础上,对比较对象的一种全新而深刻的发现。(完)

分享按钮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