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私车改专车8年需报废 有专车司机称打算退出

2015年09月11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新政出台后,将对专车网络运营平台产生冲击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专车监管意见最快本月公布,私家车需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互联网约租车(俗称专车)监管意见最快将于本月公布。该意见将对参与网约车运营的平台公司、车辆、司机做出新的要求,对于加入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需将车辆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这意味着私车一旦变为营运车辆,其报废年限就变为8年。

  昨日,广州不少专车司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政策若真的实施,或将退出网约专车平台。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行业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专车

  民生关注

  羊城晚报记者 张爱丽

  运价要高于出租车50%

  据介绍,监管意见由交通部联合多个部委提出,车辆、平台公司需要获得道路经营许可证,车辆还需要获得营运证;意见对于营运车辆的属性没有要求,但是私家车如要营运需要把车辆属性变更为营运车辆;网约车司机需要获得上岗证;要实行差异化服务,网约车运价要高于出租车定价的50%。

  值得一提的是,该新政无疑会迫使那些加入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做专车的车辆提前报废。

  目前加入滴滴快的、优步平台的私家车基本上都是小、微型机动车,而根据2013年开始实施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无使用年限限制;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这也就意味着,新政出台后,目前加入滴滴快的、优步、易到等平台的私家车如想继续开展网约车业务就需要把车辆使用性质由非营运车辆变更为营运车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还指出,营运载客汽车与非营运载客汽车相互转换的,按照营运载客汽车的规定报废。

  收入太少做专车不划算

  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11位专车司机中有9位均表示,若私家车做专车需改为营运车辆,肯定会退出网约专车平台,占比高达八成。

  “如果我这辆经济型轿车做专车的纯收入一个月能保证有1万元以上,就算8年报废也值。但现在一个月还不足5000元,明显不划算。”滴滴专车司机刘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其购车费用为12.38万元,加上购置税、保险及4.1万元的车牌竞拍费等,购置该辆车的总费用为近19万元。“原来一直听说,做专车每个月收入至少有1万元,现在看来,那只是个美好的过去,我8月初做专车以来,每天平均收入160元左右,一个月收入不足5000元,按此计算,3年多我才能收回购车成本。而此时车辆离报废也仅剩四年多。”刘先生坦言:“按月收入5000元计算,剩下的四年多做专车只能赚26万多元,这些钱买一辆车后剩不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刘先生认为,从目前情况看,不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会加剧,以后专车司机的收入会更少。

  而优步司机何先生则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其现在的车虽已开了4年多,但保养得非常好。然而按照上述规定,如果做专车,也许再过3年多车子就要被强制报废,这让他无法接受。

  行业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有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上注册的私家车司机数量有千万左右,私家车数量达到几百万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出台后,会让很多私家车打退堂鼓,对滴滴、优步等网络运营平台产生冲击。

  优步广州公关谭希莹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官方相关消息,接下来若有具体的规定出台,再考虑应对措施。

  据了解,滴滴快的专车基本都来自私家车挂靠。截至9月5日,滴滴快的的加盟私家车司机已达704万,这个数字还在急剧增长中。而美国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优步自推出“人民优步”以来,私家车注册出现“井喷”,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城市,从去年中国区域的日均1000单发展到目前的日均100万单;仅5月份,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注册的就达66万辆,活跃数在22万辆左右。

  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今年5月国内专车市场覆盖率三强分别为滴滴快的、优步和神州专车。“新政出台后,这一竞争格局或被改变,拥有6.35万辆租赁车的神州租车或将成为最大赢家。”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编辑:袁野】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