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信智能工厂: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探索

2015年12月23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2月23日电 “企业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满足市场的需要,超出消费者预期,持续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并高效率地实现,这样才能为社会和顾客带来更高的价值。对于海信来讲,‘人’是企业的核心,另一个就是产品和效率。” 海信电器总经理代慧忠在接受中新网产经频道采访时透露, 截止2015年底,海信集团三年来制造提效已累计超过120%,人工费节省超14亿元。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了“2015中国好电视”评选结果,海信集团有五款产品入围,成为获奖产品最多的品牌;另据美国全球统计机构HIS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海信牌电视销量居全球第三。在国内市场,海信连续12年占有率第一;在智能制造方面,海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智能工厂参考模型标准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立项申请。海信品牌以其稳健增长的业绩,再次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日前,包括中新网在内的十余家媒体记者走进海信智能工厂,深入了解海信集团在智能化生产方面的实践与建设,以及在工业4.0进程中的探索。

  制造业转型 实现减人增效

  在海信的黄岛电视工厂里,AGV小车来回穿梭于库房与线体间,机器人、机械手和自动化专机正高效精准地实现产品的装配、检测、包装,成品经自动分拣、码垛、覆膜后,由AGV自动运送到指定的货位。整个过程像极了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无人化自动生产线上的场景。

  2012年,海信开始系统规划建设供应链管理、制造系统效率管理体系,并将二者进行结合,系统推进工厂信息化再造、自动化及装备智能化,形成了以“质量提升、组织变革与流程优化、供应链计划、供应链再设计、供方优化、工厂布局与工艺优化、仓储物流优化、产品DFM/DFA优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十大支柱”为支撑,以数字化驱动整个价值链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升级,以及以“两化融合”为手段的智能制造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

  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海信已建立以主计划为中心的IOT(物联网),通过MPS、PLM、SRM、MES、WMS、CRM等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搭建完整的SCM信息系统,实现全供应链的网络化协同。

  从供应链源头到用户终端严格把控

  记者在参观中发现,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所需物料、部件与整机条码关联,实现从产品到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批次)的质量信息双向追溯。通过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生产中的物料信息自动采集,以BOM为基准调整条码规范,MES系统自动防错,提高数据准确性与作业效率;MES与WMS系统交互,根据线体工序节拍,明确原材料备料指令,发送给AGV控制系统,结合RFID标签、RF手持,实现高效、防呆、自动送料至线体工位的闭环管理。

  在生产模式创新及高精度设备应用上,海信电器在行业内率先进行了“模组整机一体化生产模式”的探索实践,实现生产的一个流,减少了周转和搬运,确保了前后工序生产的平衡性,实现了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04%。

  在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海信依靠用户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并行处理等自主创新技术,搭建了支撑智能产品内容与运营的“海视云”平台,收集用户基本属性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等数据碎片,分析用户使用习惯、年龄结构、喜好、兴趣点等信息,从宏观上了解用户需求趋势,改进产品设计和人机交互体验,从微观上了解用户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以实现在用户体验和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的不断提升。

  代慧忠介绍,海信通过“用户驱动、产学研结合、技术路线图建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市产品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流程管理和产品开发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从规划到开发的“六化”(标准化、通用化、简单化、集成化、模块化、平台化)和“四个同步”(全球产品同步同平台规划、同步开发、同步上市、同生命周期管理)。做到智能产品硬件精细、精美、时尚,操控极简、响应急速、人机合一、机随心动。运营上做到内容丰富、健康、贴近生活,最终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支撑产品的快速迭代及未来高端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代慧忠还透露,海信一直以来虽然都以一家彩电生产企业为各界熟知,但海信的产业布局实际已扩展至医疗电子、光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中新网 产经)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