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面对互联网+的竞合生态 马化腾作出了哪些判断?

2016年06月20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6月20日电 近日,2016中国“互联网+”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腾讯举办的一年一度大规模产业峰会。管中窥豹,通过马化腾对“互联网+”落地一年多来的深度剖析,我们大概能对中国未来的互联网+生态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我相信未来是越来越生态化,也就是各行各业都术业有专攻,每一层次都有专业公司出现,大家可以更和谐,当然有竞争也有合作,未来是一个竞合的时代。”

  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推进一年多来很多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围绕由此带来的“竞合生态”,他有自己的思考——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升级,带来了互联网产业内部的竞合,也带来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竞合。

  事实上,“并购”在2015年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级现象,从2015年情人节当天的滴滴和快的合并,到4月58同城和赶集网结成结盟,从10月初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姻,到10月底携程和去哪儿“牵手”,再加上携程收购艺龙,58同城与安居客“合并同类项”,京东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等。

  理顺竞合关系之后,企业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继续深化自己的服务上。马化腾展望道:“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加入,在这个生态圈中,每个企业因为定位和发展的不同,会催生出很多有特色、更为聚焦和有深度的业务。”

  “谈到下一个风口,刚才几位我们业界同行的表述我都赞同,但是我感觉不够全面,我可以用一句话把他们全部串起来——未来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

  这是马化腾罕见的对产业风口发表直接的概括,在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提练出几个关键词: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行业界限将非常模糊,未来的社会是数字化生态系统,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完全融合,用马化腾的话来说,“我想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没有互联网企业,所有企业可能都是传统企业,但是他们都互联网化了。”

  事实上,这一发展已经显现,以移动支付为例,仅仅向消费者提供电子支付的新技术显然已经不够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手机能够提供发票记录功能,及提供增强版财务管理应用,从而帮助他们实时追踪支出。而这对于银行、零售商和电信公司来说,这就是一项创新服务和行业跨界合作的机遇。这三个行业的企业可以考虑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经由客户同意后,该生态系统的成员企业可以收集客户所在位置、每月支出、购物习惯等方面的数据,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建议。这是大数据赋予我们的商机,企业只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即可。而这样的生态形成,也意味着传统的银行、零售等完全互联,事实上也就是互联网最终消除了企业和行业之间的边界。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其实是给所有产业,所有行业一个巨大的机会。“现在第三产业服务行业开始有一些领域的结合,但其实深度还不够,比如生活服务现在进展非常好,但在金融方面才刚刚起步。我们还看到第二产业、制造业方面在手机、电视机、家电,甚至智能电动车方面已经开始有一些起步,但是像农业、工业等大部分还没有开始。未来空间还很广阔。”

  从这一点上,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会成为互联网+传统产业的“风口”。

  “其实我们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我们在这个合作的过程抱着一种我们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思想,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成长起来了,我们也成长起来了,你失败了我们这个平台也失败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真的希望伙伴发展好,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在今年的互联网+峰会上,马化腾进一步阐述对“交出半条命”的思考。从竞合生态到产业风口,马化腾对未来产业趋势判断的核心词就是开放。

  事实上,腾讯近几年的战略一直是在做减法,用马化腾的原话来说就是:要做“互联网+”首先得做减法,也就是说我们要承诺放弃某一些领域,否则的话你自己做,没有一个合作伙伴来投资或愿意和你合作,那这个合作是不长久的。所以,我们自己要把持住、克制住一些冲动。

  做减法的腾讯把自己清晰的定位为“连接器”,同时去做互联网那些最需要精力和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即腾讯的四个核心能力:云服务,LBS、安全和支付。同时腾讯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完全开放给社会和合作伙伴,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下,腾讯一直强调自身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马化腾反复强调,“实际上我们的定位很清楚,希望做连接器,连接外部的服务。你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能够把最好的服务呈现给用户,只要这个平台发展起来了,其他的一切都会来。”

【编辑:左盛丹】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