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引领行业生态 博天环境打造“环保协同创新联盟”

2016年09月02日 14: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引领行业生态博天环境打造“环保协同创新联盟”
博天环境院士专家工作站现场

  中新网9月2日电 当前,科技创新型环保企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迄今为止,博天环境已经在天津参与了坑塘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土壤修复、市政水厂提标改造等多类项目建设,其在环保技术创新中的众多自主研发成果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在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提升方面表现卓越。

  对此,天津市环保局长温武瑞表示:“博天环境善于解决环境治理难题,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天津的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期待更多先进技术在博天环境的努力下实现产业化落地,打造更多的环保示范工程,为美丽天津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协同 构建行业新生态

  据了解,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实现技术优势企业资源聚集,联手顶级科学家协同创新,是博天环境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之一。

  据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的判断:未来的环保产业格局,将由大型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引领,周围聚集一批细分领域的技术型公司,一起构成健康的共生性行业生态。

  基于此,博天环境在天津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开展合作,同时引入高校科研力量,携手向“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整治”、“海绵城市建设”、“高难废水资源化和零排放”等环保领域共同面对的热点、难点技术课题发起冲击,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并致力将其打造为环保核心高科技的价值转化平台,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据悉,博天环境集团正与天津通广集团关于大气监测检测、VOC治理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双方还共同打造“环保协同创新联盟”,预期以博天环境水业相关的全产业链综合实力,将有更多具有细分技术优势的环保企业聚拢过来,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投资和交易等多位一体、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联盟,极大地促进环保产业链资源的优势集聚和优化配置,推动行业的创新升级和良性循环发展。

  环保神器 刷新行业新技术

  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代表,多年来,博天环境始终以技术引领产品更新换代,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目前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处于国内外前沿的产品及设备。

  水通道蛋白技术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曾于200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博天环境是全球首家对此技术进行产品化和产业化研究的公司。水通道蛋白独特的生物结构,使其能够在每秒内通过30亿个水分子,同时对糖、甘油、尿素、盐等物质的拦截能力几乎达到100%,可以用于制备反渗透膜、纳滤膜和正渗透膜等系列产品,做到在脱盐率不变的情况下,水通量提高30%-40%,堪称是水处理膜应用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目前,其家用反渗透膜产品已应用于博天环境推出的Blue Pro高端家庭净水器产品。

  Hi-SOT梯度复合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该技术由博天环境自主研发,曾获2015黑马大赛——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冠军。重点应用于含有高难降解污染物的废水,例如石油石化,印染焦化,医药等。这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不产生二次污染。和市场同类技术相比,处理效率提高了15%-25%,而综合成本降低了20%-30%。

  魔力菌

  该生物菌剂同样为博天环境自主研发,可用于黑臭水体、河道治理等领域。魔力菌将生物工程技术与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同步治理水体和淤泥中的污染,激活水体中原有生物菌群,恢复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相比同类产品,魔力菌的综合成本只有其10%,使用年限长达2年。

  零排放技术

  在工业废水零排放领域,博天环境掌握丰富的运行数据,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创新和设备研发,形成针对高难废水资源化和零排放的“MCR系统”、“膜蒸馏系统”,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保证出水水质。目前,已应用于榆林市榆阳区红墩污水处理厂项目等,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其中,膜蒸馏系统在海水淡化领域也有广阔应用。

  环境监测检测

  博慧科技所具备的智能高效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智慧环境平台”,能够运用智能传感、自动测量、自动控制、智能算法和数据模型等新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在完成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污染源等监测数据采集、质控管理等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博慧科技还重点实现溯源分析、最佳治理方案的选择、预警预报、应急响应及治理设施智能运维等智慧应用。全面提升环境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能力,为环境改善提供技术保障。

【编辑:魏巍】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