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身份认证迈向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7年05月02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从身份认证迈向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5月2日电 近日,“从身份认证迈向人工智能”互联网+身份认证论坛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该论坛由数据中心联盟、通付盾及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

  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互联网+身份认证”与人工智能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身份认证迈向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以期促进多种新兴身份认证技术的产业落地,为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论坛上着重强调互联网+身份认证要遵循“三据”、“四不”原则,分别是执法的依据、认证的根据、追踪的证据,以及不危及实体身份隐私、不改变现有各种认证协议流程、不影响国家居民身份证系统安全和不重建国家利用法律证件认证系统平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副所长、数据中心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何宝宏以《互联网技术哲学研究与思考》为主题,以独特的“信仰”视角解析互联网发展给身份认证带来的挑战,并提出“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身份认证技术会以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发展”。

  “真正做好金融,其实是要把经营风险做好精准风控。”通付盾总裁王梅在此次论坛上全面剖析了当前电信网络欺诈态势:金融欺诈走向集团化,欺诈方式更具专业化、智能化。同时指出,欺诈愈发猖獗,严重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正常运营,反欺诈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进一步加强迫在眉睫。

  此次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杜彦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孙哲南以及通付盾和蚂蚁金服等企业代表就‘互联网+身份认证技术与黑灰防范’这一主题开展对话,嘉宾们就身份认证技术与黑灰防范的重要性、防范策略、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

  身份认证技术是守护网络资产的第一道关口,第一道关口壁垒筑高、做强,可能成为扭转防范网络犯罪被动局面的突破点。场嘉宾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结合身份认证极有可能成为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局部领先”的先锋领域。

【编辑:官志雄】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