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40天聚合全球供应链 新特布局新能源汽车创下新速度

2018年01月30日 1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40天聚合全球供应链新特布局新能源汽车创下新速度

  中新网1月30日电 近日,刚刚在美国CES完成品牌发布会的新特汽车在贵安新区召开了“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及签约仪式”,这是继去年11月曝出正式牵手摩拜之后,短短四个多月新特汽车完成的又一个大动作,这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似乎正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加速布局,从种种迹象看,新特汽车似乎正剑指“量产”这个难关。

  在如今新兴车企最为欠缺的技术方面,新特汽车与“共和国之子”一汽早已达成战略合作,并即将联合设立新特汽车全球研究院,这意味着新特汽车在技术研发上将获得一汽的加持,既有新兴车企的极致创新,又以一汽的最强大实力弥补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短板,这种合作,不得不说是各取所长,选择了一条方向正确的最快捷径。

  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万富在谈到与新特汽车的合作时坦言,“一汽轿车与新特汽车在车联网、智能化、移动出行、品牌运营等多个领域匹配度很高,同时在贵安新区政府的推动下,双方从前期接洽到达成共识、签订战略合作用时极短。”董万富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三种模式中,互联网模式提倡创新、颠覆;传统模式重资产运营模式风险颇大;第三种即新生造车势力与传统力量的结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未来中国一汽将与新特汽车在研发制造、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未来三到四年哪种模式会获得成功将得到验证,我们拭目以待。”

  公开资料显示,新特与一汽共同研发的第一款新能源电动车已经完成了数据冻结,即将在今年四月的北京车展亮相,并在2018年底实现量产。

  在前文提到的关于现有许多新能源汽车是在原有传统燃油汽车上改装而成的问题上,新特汽车独树一帜。在新特汽车即将面世的电动汽车产品中,将有一款与摩拜深度定制、“生来共享”的汽车产品。所谓“生来共享”,是指从研发基因里就定义共享,在深度研讨人们出行需求的情况下,以丰富的信息化和智能感知带给用户极佳的出行体验。

  新特汽车与摩拜深度合作推出的这款定制版电动车,整个车辆感知上做了非常多的智能物联的布局,同时减配了很多在共享汽车上不需要的配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创新是这款产品将自带所有的共享系统,从IT系统到共享的互联网系统再到硬件系统,包括共享需要的无钥匙启动、车辆识别、蓝牙对车辆的控制等,并将完整地打通汽车屏幕和手机屏幕,力求让用户以非常经济的价格体验到最好的共享汽车产品。据悉,这款产品也将与新特第一款量产车一道亮相今年的北京车展。

  这样的“生来共享”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如此开创性的思维和理念,恰恰弥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长久以来安全性、合理性的不足,有望打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局面,创造出一款竞争力极强的产品。

  而完成这一切,新特汽车只用了短短四个多月时间。要知道,哪怕是过去新能源汽车行业里较为突出、去年刚刚发布首款车型ES8的蔚来汽车,其已布局一两年之久,也仍是“万事俱备,只欠量产”。相比之下,新特汽车的速度快得有点惊人。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大数据中心贵安新区巨大的身影。新特汽车所倚仗的,正是贵安新区着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产业链。不得不说,这个“国家队”身份,让新特汽车在一众新兴车企中脱颖而出。而实力雄厚的贵安开投,也在资金上为新特汽车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新特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先越表示,“汽车工业是一个拥有长达200多年历史的产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兴势力,新特汽车一直对造车这件事充满敬畏。因此新特汽车参与未来竞争的核心,恰恰不是对传统汽车工业的颠覆和挑战,而是通过产业链整合、创新的理念和技术、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去融合发展、跨越创新、一脉相承。”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充满逻辑的过程,其造型、子系统、零部件等的开发流程必须彼此依存、前后有序衔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整体进度导致无法量产。如今,新特汽车与150余家供应商完成了现场签约,其中不乏一些在行业影响力非常强的供应商,例如博世、西门子、3M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又有如电驱动、中航光电、中信戴卡、思锐部件这样的国内零部件翘楚企业。签约仪式的完成标志着新特汽车首款量产车供应商全部定点完成,新特汽车量产正式驶入快车道。以新特汽车一贯的速度来看,也许其即将率先刮起新能源汽车行业所欠的那股东风。

【编辑:陈海峰】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