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年服务1900万用户 新网银行服务小微群体践行普惠金融

2018年12月28日 1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2月28日电 28日,新网银行正式成立两周年。两年来,新网银行发展稳健。截至2018年12月27日,新网银行服务用户超过1900万,累计放款金额超过1500亿元,在管资产超过560亿元。

  新网银行依托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稳健的大数据风控技术和高效的互联网开放平台运营模式,实现银行差异化发展及特色化经营的同时,也为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摸索出了一条崭新路径。

  有效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作为银行体系里的新生力量,民营银行要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难融资贵群体,为其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新网银行作为全国第七家获批的民营银行,也是全国第三家基于互联网模式运营的数字银行,开业之初即坚持“移动互联、普惠补位”的差异化定位,以及“数字普惠、开放连接”的特色化经营,把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视为自身的核心能力来建设和创新,为“二八定律”中那80%没有享受到完善金融服务的小微群体,提供更安全、更便捷和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两年来,新网银行服务客户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300多个城市,全数字化、在线化的信贷申请流程,弥补了偏远、贫困地区银行网点覆盖不足的缺失,提升了用户信贷申请的便捷性、可获得性。

  除此之外,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智能风控等技术,新网银行也帮助众多缺乏信用记录的用户和抵质押品的用户获得信贷支持,有效降低了小微群体的融资门槛,扩大了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数据显示,新网银行服务的1900万用户中,有接近30%是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的“信贷白户”。在其服务的用户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用户之前并没有享受到信贷支持等相关金融服务。对这部分用户来说,他们从未曾获得过传统的线下信贷直接跨越快进到了享受高效便捷的在线信贷服务时代。这些用户包括了深山里遇到困难的种养殖户、包括了踌躇满志的城市创业者、包括了决定回炉深造的年轻白领。

  切实满足“小急快频”金融需求

  长期以来,小微群体的资金需求普遍具有“小急快频”的特点,鉴于作业成本、效率、收益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传统信贷模式为客户提供几百上千元、随借随还的小额信贷服务,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惠金融深入落地。

  借助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新网银行99.6%的线上贷款申请均由机器进行自动化、批量化审批,只有0.4%的大额信贷和可疑交易需要人工干预,把银行作业成本从传统的每笔上千元降至20元;信贷批核时间从数十天降至平均42秒,最快7秒;单笔借款金额从数万元降至最低500元;借款周期从最短一年降至最短一天。

  截至2018年12月27日,新网银行人均借款金额10000元,笔均借款周期150天,切实满足了小微群体小额化、分散化、高周转的资金需求。随着规模效应累加,未来新网银行的信贷作业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也为小微群体提供更加低廉的信贷利率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助推金融服务走向“又普又惠”,缓解小微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自主创新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

  金融的核心是控制风险。新网银行自主搭建了一整套适应目前移动互联技术浪潮的金融科技系统,锻炼出稳健并且智能化的全流程在线大数据风控能力。

  2018年9月,四川省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智能金融风险管控”,该专项正是由新网银行牵头。在反欺诈环节,新网银行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关联网络等技术手段防控欺诈,截至12月27日,有效阻断超过320万次欺诈攻击,实现欺诈零损失;在信用决策环节,新网银行构建九大类风险量化模型和风险特征指数,通过对近百个信息维度、近千个数据字段,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客户全方位画像,让风控更精准更高效。

  新网银行实施技术先行战略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投入上亿元自主研发的科技信息系统,可支持业务的大流量、高并发需求,稳定支撑在线数字化运营及智能风控体系。同时,新网银行针对在线信贷业务实践中的技术难点,投入人力物力专项研发,并组建专门的技术专利申请团队提交了50余项专利,多项专利技术已经运用于在线信贷业务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开放连接助推数字普惠金融

  两年以来,新网银行始终保持开放连接的理念,致力于搭建金融开放平台,连接各类场景机构、金融同业机构,做一个万能连接器与适配器,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的匹配效率。

  新网银行采用“开放银行”模式,通过开放超过300个API接口,与包括中国移动、蚂蚁金服、滴滴出行、携程、优信等多个商业机构,与包括工商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天津银行等银行同业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满足用户在购车、教育、交通出行、电商购物等消费领域,以及创新创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加速推进,帮助用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编辑:李雨昕】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