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高铁提速长三角一体化 六成网友称票价过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沪宁高铁提速长三角一体化 六成网友称票价过高

2010年07月01日 09:13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长三角地区终于踏入了“高铁时代”。经过整整两年的建设及试行后,沪宁高速铁路终于在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根据相关部门的计划安排,正式运营后,开行的动车组列车将达120对,最小间隔5分钟就发一趟班车,而上海至南京最快的运行时间则从原来的两个小时左右缩短为73分钟。

  “对长三角地区来说,这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6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长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出行、经济发展及民生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同城效应强化

  据了解,沪宁高铁几乎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城际铁路,设计时速达每小时300公里以上,是长三角地区构建沪宁杭一小时都市圈的重要通道。沪宁高铁运营里程301公里,共设南京、仙林、宝华山、镇江、丹徒、丹阳、常州、戚墅堰、惠山、无锡、无锡新区、苏州新区、苏州、苏州园区、阳澄湖、昆山南、花桥、安亭北、南翔北、上海西、上海21个车站,几乎贯穿了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

  “沪宁高铁的开通在缩短人们时空距离的同时,进一步放大了长三角各城市间要素配置的流动。”徐长乐指出,这将让长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更加明显。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将跨越原有的城市空间范围和行政辖区的限制,并让该区域普通民众的消费、生活及出行等各方面都形成积极效果。

  “沪宁高铁沿线也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等特色产业紧密串联在一起。在服务自己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徐长乐分析,这将优化长三角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为相关城市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帮助。

  事实上,高铁的开通同样与前阶段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相符合——“沪宁发展带”定位为“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不光如此,随着时间的深入,沪宁高铁的开通将可能与其他区域规划密切相连。”徐长乐认为,共振的效果就此将得以显现。在他看来,这种效果将从区域城市分工开始,并发展至区域的分工,最后是中国几大板块之间的分工协作,最终形成总的共振效果。

  矛盾暂时难免

  当然,作为普通民众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出行是否方便及具体票价。据悉,沪宁高铁票价分为一等座和二等座,分别为233元和146元。但现在票价似乎有些过高,这降低了普通消费者乘坐高铁的热情。

  “现在这个价格几乎是动车组的两倍,更早列车班次的4倍,确实很高。”昨日,江苏的包先生对本报记者说,他所在地离高铁常州站比较近,但现在他还是决定以坐动车组为主。此外,还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高铁沿线所设站点似乎过于密集,“有点像地铁的感觉,且部分站点设置离该城市的市区过远,这又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出行的不便”。而在网络上,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六成的网友认为,高铁的票价过高难以承受。

  “票价现在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现在基础建设成本均已包含在票价里,这难免会造成消费者的不满。”对于上述疑问,徐长乐认为,部分站点的选择之所以建在偏离市区的区域,是因为高铁的建设要考虑到未来城市的扩容、相关的动迁成本及避免高铁在市中心建设所造成的分割效应。不过,有专家认为,铁路的发展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高铁的票价或许可以借鉴飞机的票价,允许有打折促销或不同折扣的票价,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那么,在沪宁间原有如此多动车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高铁的开通是否会浪费现有资源?“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把握乘客数量的临界点。”徐长乐认为,如果每天客流量都不大的话,其所产生的效应就比较低了,“但并不能仅着眼于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未来的效应”。

  此外,据南京铁路部门发布的信息,沪宁高铁开通后,原来南京到上海D5401次到D5450次的25对动车将全部停开,经停南京且仍在普速线运行的“D”字头动车将只剩13对。 (黄烨)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