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量身定制成趋势 气象经济产业期待“多云转晴”

2011年01月12日 08: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月10日至11日,贵州省再次遭遇凝冻天气,贵阳市区几乎所有路面都结了一层冰。和气温一同坠入冰点的,还有蔬菜专业户老王的心情,因为自家的白菜一夜之间都“冻透了”,损失不小。

  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几个月的成果“缩了水”,老王懊恼不已,“早知道有冻灾,前几天就该把菜卖了”。

  从2008年遭遇特大冰雪凝冻灾害,到2010年遭遇重大干旱灾害,再到今年的冰雪凝冻灾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天气变化与经济运行的重要关系,但如何从传统的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到购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气象信息,还有一大步要走。

定制气像信息,真正未雨绸缪

  在气象服务领域,除了基本的公共服务之外,还包括专业服务、特色服务等内容。公共服务为老百姓提供天气预报等公益服务,专业服务则有偿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指导工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

  在贵州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吉廷艳向记者介绍了该中心的上百种专业气象服务产品。

  在一项名为“贵州电力负荷专业气象服务”的信息产品中,记者看到,信息的首页是一幅贵州全省地图,地图上标注出全省9个市、州主要区、县的实况温度,用鼠标点击全省任何一个具体的地点,都能看到那里最近48小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根据这些预报的温度和实况温度,电力公司就知道该怎么调度用电。”吉廷艳说,最近几天,每天都会接到电力公司的电话,协调尽快传输气象信息,当然,电力公司要为这些气象信息付费。

  和温度信息一样,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还提供全省日降雨量实况、冻雨预报等等庞大繁杂的气象信息,对许多信息的预报能力可以到达乡镇。在今年凝冻灾害发生一周之前,气象部门就已经对各行业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了预报。

  吉廷艳介绍说,这样的信息,一般由电力、烟草、采矿、保险等行业的企业定制购买,企业每年的投入为几千元、几万元到一二十万元不等,按定制的信息量收费。

  这些投入换来的是,自然灾害中,企业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今年冰雪凝冻灾害期间,贵州88个县的县城没有停电,零星停电的村镇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没有出现2008年冰雪凝冻灾害时的大范围长时间停电情况。贵州全省的道路交通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拥堵。

经济学的“一度效应”

  “气温多少度,下雨还是天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信息足够了,但对快递员来说,就不行了。” 圆通公司快递员葛飞说,对快递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随时知道哪条路比较好走,哪条路路面结冰严重,这样才能尽快把快件送到。

  贵阳市邮政局花溪分局副局长余兰告诉记者,目前邮政公司获知天气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看电视、听广播的天气预报,二是上级部门下达的气象信息。

  “不知道有量身定制的气象产品。”余兰说,要是有针对邮政特点的预报信息,会考虑定制,因为天气和道路的情况对邮政投递工作影响很大,如果能根据天气的变化选择正确的道路,那就能保证邮件及时送达,也能保障投递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现在笼统的天气预报,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事实上,在接收了很多年公益性质的天气预报后,不少企业和个人不习惯为个性化的气象信息埋单,也没有意识到气象信息能为企业增加效益或减少损失。

  吉廷艳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家服装企业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定制专业的气象产品,用于指导企业的服装进货、库存、发货频率等工作,企业的效益非常好,气象信息成了独门 “经营秘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经济学界有“一度效应”的说法,就是指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

  在欧美各国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气象经济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商业运作。国外气象机构开发出的“冰激凌指数”、“啤酒指数”、“空调指数”等气象指数,早已成为企业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

  有媒体报道,法国气象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法国网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大型户外文体活动提供详尽、准确的天气预报。仅此一项,法国气象机构每年的经济收益就高达2000万欧元。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内气象有偿服务出现萌芽。1985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许多气象台也陆续开展了针对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但至今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也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

  “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和个人没有为气象服务埋单的意识,也不清楚气象信息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市场需要慢慢培养。”吉廷艳说。

准确率不高,市场反应冷淡

  在贵州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有专门负责市场拓展的工作人员,吉廷艳说,虽然他们的工作有挺多困难,但量身定制气象信息一定是个趋势。每一次极端天气变化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为了减少损失,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量身定制气象信息。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对定制气象信息反应较冷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气象预报准确率不高。

  吉廷艳表示,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定制式气象信息的预报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了,一般误差不会太大,准确程度值得信赖。现在,气象部门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预报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结合市场,开发出更多优质的气象服务产品。

  目前,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跨国气象公司已经瞄准了中国市场。有媒体报道,美国、日本的气象服务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一些气象服务公司不仅可以做到预报海上天气状况,而且可以为不同吨位的航海船只规划最佳行驶路线,以避开海浪袭击,仅这一项服务就拉走了中国大陆90%的业务。

  吉廷艳认为,要使国内面向市场的定制式气象服务健康发展,一定要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制定气象服务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气象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很强,如果一些没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其中,错误的信息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那市场就乱了。”

  本报贵阳1月11日电 记者 白 皓 通 讯 员 温 融 裴江文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