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成都去年内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高位增长

2011年03月20日 1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成都3月20日电 记者20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2010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高达4.6亿元人民币的新资金进入成都市场,每个工作日成都市新增内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16户。成都市工商局副局长薛敏认为,这意味着在经过2008年大地震和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后,成都市通过扩大开发年的工作,2010年迎来了企业投资新高峰。

  从“招商引资”进一步向“招大引强”转变

  成都市工商局日前发布的《2010年成都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成都市共有内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近54.5万户,外资企业5520户。其中,2010年新登记的内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近10.4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1168亿元人民币。

  该市工商局副局长薛敏分析,2010年成都市新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同比增7.8%,注册资本(金)则远高于新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增长情况,达到同比59.8%的增长,这充分反映出成都开放形势从“招商引资”进一步向“招大做强”转变趋势,企业投资规模激增与全市经济总量迅速增大形成了相互支撑关系。

  “亿元级”大企业猛增 国内外大企业抢滩蓉城

  《报告》显示,2010年,成都市新增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大型企业高达220户,同比增长2.4倍多,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石油化工和物流等产业方面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特点突出。此外,全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达到652户,投资额增长近3倍,新增市外投资的内资企业2万余户,来蓉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外来创业者近3.4万名,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

  薛敏认为,国际国内投资的日益聚集,彰显了成都作为“内陆投资标杆城市”、“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和“最佳投资创业城市”的吸引力。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日渐形成

  2004年,成都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报告》显示,2010年,全市20个工业集中区共新登记内资企业5300余户,工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37户,累计达到2359户。从行业分布上看: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千亿产业日趋实现集群化发展、园区化发展,德州仪器、富士康(鸿富锦)、四川仁宝等特大型现代制造业企业纷纷落户,新能源装备、石化、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和注册资金规模不断增大,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向高端拓展,建筑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采矿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速度大幅放缓,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

  2010年,成都市新增服务业企业2.7万余户,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金融业增长快,区域金融中心优势日益凸显。新登记内资企业778户,增长速度是上年的2.5倍。富登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6家外资企业也相继进驻成都。二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新登记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增长势头迅猛,同比均在40 %以上。三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呈规模化发展趋势,72户投资上亿的该类企业入驻成都。四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新增416户企业。

  此外,通过注册登记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2010年,新注册农业产业企业642户,外商投资成都农业的热情日益增长,达到1.13亿美元。

  区域协作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推动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

  《报告》显示,2010年来自泛珠三角地区的投资者(四川和港澳除外),共新登记内资企业2501户,注册资本71.2亿元。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者,共新登记企业1515户,注册资本60.1亿元。来自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者,共新登记企业1631户,注册资本48.8亿元。薛敏分析,这充分说明成都对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吸引力、集聚力逐步增强。

  成渝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年重庆市投资者来蓉新登记内资企业370户,居4个直辖市首位,新登记注册资本6亿元。

  成都经济区建设提速。2010年来自四川省内成都市外的投资者,共新登记内资企业1.5万余户,注册资本267.2亿元。成阿、成眉、成资等合作工业园发展势头良好,新登记企业36户。

  薛敏表示,2010年全市工商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本459亿元,还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创业就业力度,全年有近1.2万户企业享受到工商部门“零首付”注册登记政策;新发放3880户《灵活就业辅导证》。(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